
在当今社会,文科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复旦大学发布的《2010复旦就业行业报告》指出,文科毕业生的职业选择与专业相关性正逐渐降低,特别是在文史哲等基础学科领域,毕业后从事与专业对口职业的学生比例甚至不足一半。这不禁让人思考:文科生究竟该如何在求职之路上找到尊严?
就业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文科生所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凸显。一方面,毕业生供大于求,对口职位收入微薄;另一方面,文科生的岗位稀缺,且可替代性较高,许多文科生感叹:“我们能做的,谁都能做。”
以复旦大学2007级中文系的孙晓为例,她目前的求职目标主要是媒体和事业单位。全班90多人中,约一半选择读研,剩下的都要找工作。孙晓表示,大三上学期开始,同学们就开始为求职或读研做准备。她选修了一个经济学的第二专业,为找工作做准备,毕竟中文专业在求职市场上“太没有优势了”。
孙晓在大三决定求职后,找了两份实习工作,但投递的简历却石沉大海。她感叹:“媒体一年只招几个人;而在公司,文科能去的职位多是办公室文秘的岗位,没有技术性,竞争者也多,得到面试机会自然就很难。”尽管如此,她依然没有放弃,继续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位。
汪北辰是复旦大学历史系的2008级硕士生,他的同学们大多选择读研或当老师,但他却坚定地不想走这条路。他认为,历史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出路很窄,去高校只能当辅导员,而且基本上只能是中西部;去专科学校,学术前途堪忧。此外,高中老师的收入虽然不错,但一般只签两年,且对于非上海生源来说,不设门槛的学校也比较少。
面对这样的就业困境,文科生们该如何应对?一方面,他们需要在大学期间提前做好其他专业知识的储备,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外语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资源,选修第二专业,关注相关领域的实习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文科生才能在求职之路上找到尊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