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所地处郊区的私立小学,仅有四位教师,其中一位是临时聘请的,其余三位均为私立教师。在这四位教师中,一位是文化大革命前的高中毕业生,一位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高中毕业生,另外两位则是文化大革命前的初中毕业生。
1977年秋季,全乡举行了一次数学期中考试。就在考试当天,一位名叫王的年轻教师突然生病,未能前往监考。考试过程中,他多次听到自己班上的学生说:“老师,快把题目抄下来吧,我已经做完了。”
监考教师回应道:“别急,还有许多学生没有完成。”
然而,第二天,王老师依旧没有参与阅卷,考试结果无从得知。
不久后,考试结果揭晓。校长在教师会议上说道:“两位高中毕业的教师均排名倒数第二,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我以初中毕业生的身份考得第二名,田老师排名第五。你们若不好好教学,明年恐怕就要被精简了,届时无人能帮你们。”
王老师辩解道:“监考我班的学生时,那位老师一直紧盯着学生,到了收卷时,还有40分的题目没有抄在黑板上。”
“你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校长怒斥道。
“虽然我躺在病床上,两天没有进食,但我的耳朵还能听见。我班的一位学生在收卷时说,还有40分的题目没有抄写出来。那位老师说题目已经全部抄完,只抄了60分的题目。我不能全怪他。我曾询问过教同年级其他老师,他们告诉我,试题总分为100分,监考老师怎么能不抄完试题?还有学生的试卷为证,只抄了60分的题目,学生考不好,不能全怪我。”校长无言以对。
转眼间,期末考试来临。文教辅导员明文规定:考试时,全体监考教师必须在收卷前30分钟抄完题目。如果未抄完,则扣除监考教师所教班级的平均分,补给被考班级。同时规定,在家教师不得进入教室。
阅卷结束后,王老师匆匆赶回学校。校长见到他,十分高兴,便问道:“你班这次的语文和数学考得怎么样?”
“不太好。”王老师回答。
“两科又是倒数第二,那我有伴了。”校长开玩笑地说。
“可惜两科都是顺数第二,总分排名第一,没有都拿到第一。”王老师解释道。
“你班的数学考得怎么样?”校长追问。
“有十五个学生,一碗根本装不下,只有三人得分,平均分只有三分多一点。”王老师回答。
“没有想到,大队干部找了一位有水平、有责任心的教师进校工作。你班的学生真为你争气。我班的学生太不争气了,明年我恐怕要离开这里了。由你接手教毕业班,家长一定会放心。”校长笑着说。
第二年,校长的话果然应验了。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