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不相信传说
校园故事 心灵阳光 0 2025-01-15
高三生活剪影 高三,揭开传说的面纱 在迈入高三的门槛之前,我对高三那些充满诱惑的传说,始终保持怀疑态度。我不相信那些踢球上课、晚自习打盹的学生能考进北大;我不相信平时交白卷的人能在高考中突然开窍,取得满分;我不相信弹吉他的、左拥右抱的学生能胜过专心致志的人;我不相信翻墙上网的学生能成为学习高手;我不相信家长不关心的孩子心理最健康;我不相信高考会存在作弊的机会;我不相信脑白金、脑黄金…… 然而,当我真正走进高三,一切都有了改变。学校召开了“高三动员会”,在我看来,前面应该加上“运”字——“运动员会”。我考上清华后,认识了一个同学,他在高三前一直是个运动员。高三毕业后,他的高考成绩全班第一。他告诉我,当他还是运动员时,教练告诉他:“只有你流的血汗,不会欺骗你。” 高三的老师说过很多鼓励的话,但我只相信三点:排名比分数重要;补弱科;不喜欢做题的学生,不是真正爱学习的学生。 高三的第一场摸底考试,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数学考了142分,文科总分超过620分。老师说这是为了让我们“提高自信心”。我不关心自信心,也不关心分数,只关心排名。我在班上排名第四,全校文科生中排名第21。这是我高三的第一个起点名次。而高一的时候,由于文理不分,我因为糟糕的理科成绩而被拖累,总成绩排名全校1000名之外。分数只会让我迷惑,名次才能给我自信。 我的弱科是数学和地理。我为了数学,几乎把所有的体能和毅力都投入其中,方法是做题、做题、再做题;我为了语文和外语,只参加考试,不交作业;我为了历史和政治,做笔记、画表格、理框架、找得分技巧。至于地理,我一直没有找到方法,只是在混乱中跟着别人的步伐。 我的数学老师说:“你是我见过的做题最多的学生。”有一次,我没有搞懂一个章节,于是下载了所有关于这个章节的试题汇编,一共600页。每天晚自习近四个小时,我都在埋头做题。做完后,我常常觉得头已经不在脖子上了。 做题的辛苦,在高考中终于得到了回报。我的数学成绩是所有科目中最高的,我的最弱科目,成了我最强势的一科。 从高二暑假开始,我就开始为自主招生做准备。我的自述材料准备了三个多月,最终成功进入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高考分数加上自主招生的优惠分,我排名全省第21。我从没有放弃希望,也没有错过机会。 然而,我看到很多家长,常常是在最后一刻,才寄出孩子的资料。那些资料大多是临时凑出来的,他们连打印纸都临时借,获奖证书也不知放到哪里。对于面试,他们说:“哎呀,无所谓,只当是锻炼锻炼吧,说不定就过了呢。”奇迹也许会从天而降,但我不会抱有这种想法。不要抱着“锻炼锻炼”的心态,那只能暴露出你的漫不经心,缺乏诚意。 怎样过一个快乐的高三?我没有太多幻想。高三的学生,没有谁还能保持所谓的心理健康。如果你焦虑、烦躁、嫉妒别人比自己好、担忧未来、抱怨父母、痛哭发泄、暴食减压、患得患失,这都没有什么可怕,这就是竞技心理,每天都缠绕着高三学生的病态心理。 在高三的那个漫长冬天,我每天都陷入负面情绪:看不到未来,觉得苦海无边,孤独,变丑,任何一点小挫折,都让人崩溃。我的唯一方法,是给自己写小纸条。这些纸条,现在翻出来看,甚是好笑,都是“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之类的大俗话。开春之后,我的情绪随着成绩的稳定也渐渐稳定了。因为该来的总会来的,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我的高三,是在理性中度过的。告别时也非常平静,我不会涕泗交流,不会撕书泄愤,不会跳楼自杀,不会彻夜狂欢。不会过于怀念高三,也不会全盘否定高三。 那是一段短暂的“运动员生涯”。用汗水去追逐光荣与梦想,也感受怅然与失落。如此而已。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