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少年成长蜕变记
校园故事 阳光智慧者 0 2025-01-15
青春叛逆的瞬间 青春的脚步总是伴随着叛逆的音符。近日,我有幸受邀至一所知名高中进行讲座,事先听闻那里的学生们个性张扬,对权威抱有强烈的质疑态度。教师们告诫我:“别小看了这些高中生,他们自视甚高,对一切都不以为然。尤其在集体活动中,他们常常混淆是非,对优秀者冷嘲热讽,对表现拙劣者却大加赞赏……” 讲座当天,果然如老师们所言,学生们显得异常活跃。校长发言时,我几乎听不清他的话。轮到我演讲,场面虽有所缓和,但仍能感受到一种躁动。令人费解的是,尽管学生们互相交谈,但每当遇到幽默之处,他们又会迅速响应;提问环节,坐在后排的学生也能准确回答。 这一现象让我陷入了深思:难道这些十六七岁的少年真的具有一心二用的能力,既能闲聊又能专注听讲? 不久,我得到了答案—— 多位聆听讲座的学生给我写信,并约定在画室见面。 “您知道我们听您演讲有多辛苦吗?”一位学生开门见山地说,“我们得边交谈边集中精力,捕捉您所说的每一个字!” “为什么不安静下来,或者制止那些爱说话的同学呢?”我好奇地问。 “那岂不是会被说成‘爱出风头’、‘爱表现’吗?会被同学们看不起!”他们回答。 我没有责怪他们,因为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我曾在学校停电时,故意点燃蜡烛抗议;在校刊上贴出讽刺标语,自以为英雄;甚至在楼梯间吸烟,被训导主任发现时,还嬉皮笑脸地调侃。更令人难以容忍的是,当时有些同学竟然散播谣言,毫无根据地质疑老师。 挑战权威,的确是一种英雄行为!但这种勇气并不等于盲目跟风,而是为正义和良知发声! 其实,这种盲目英雄式行为并不局限于十六七岁的少年,大学生也可能如此。 记得有一次,我教课的班级里有一个男生,他经常迟到、早退,还经常与我唱反调。我知道他是想吸引女同学的注意,所以并未过多理会。直到有一天,几个女生忍不住开口说:“你难道不想听课吗?不想听就滚出去!”这个捣蛋鬼一愣,然后夹着书本冲了出去。大家都以为他再也不会出现了。 然而,他居然又出现了。在同学们进入教室之前,他已经坐在角落。从此,他完全变了个人,下课后还帮我收拾幻灯片。学期结束时,他取得了A的成绩,这是他应得的,因为在之前的平时考试中,他表现一直很好。就像台北那所高中的学生们一样,他一边表现出叛逆,一边努力地学习。 我渐渐喜欢上了他,至今在校园中遇到,总会停下来聊聊。我知道,这种有叛逆性的学生,在叛逆期过后,往往能将这种特有的冲劲发挥到学术或事业上,取得杰出成就。更重要的是,他们能“知耻近乎勇”,在同学们面前悔过自新。这不是大勇者能办到的吗?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