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心中,父亲的形象总是那么高大,但他的背影却显得格外深沉。对于母亲,我倾注了太多的笔墨,然而对于父亲,我却一直难以启齿。或许是因为他的爱总是默默无闻,不轻易流露。
五一假期,我没有回家,父亲打电话来询问我的情况。他告诉我表叔打他的儿子,打得很凶,表弟赌气不去上学,甚至发誓不参加将至的中考。电话那头,他深深地叹了口气,我感受到了为人父的艰辛,而我却毫无察觉。
和父亲通完电话,我久久不能平静。奇怪的是,我记忆中竟然没有挨打的场景。父亲对我太好了,我们早早地达到了关系平等的地步。他会征求我的意见,就像对待我的母亲一样。然而,在我最初的青春岁月里,我却以他为敌,与他对抗,讽刺他,让他承受沟通的痛苦。
我恨自己经常自以为是,用考试交白卷来证明自己不把生活当回事;我恨自己成为时间的刽子手,亲手谋杀了父亲的青春,埋葬了他的壮年,还让他那么不开心;我恨自己书读得太多,有预想的前程,却把他撇在农村里受无尽的罪,接受儿子不能及时尽孝道的命运;我恨自己……然而,这些父亲从不提起,他总是面带微笑,平静地接受街坊邻居对我们兄妹的赞美。虽然这些赞美不一定都实在,有的还很夸张,但他真的在为我们骄傲。他像一张打捞美好的鱼网,让我们的坏都随着时光的流水冲走。
记得我小学时,因为贪玩爆竹炸伤了自己,躺在病床上休息的时候,我听见他和母亲互相埋怨,说为什么不照顾好我。其实我已经不小了,他们早已没有照顾我的必要和义务,但他们越争越凶,最后竟然打起来,还打碎了玻璃和茶杯。我听着响亮的破碎声,突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愧疚感。我想说其实不关你们的事,是我自己不好,但表现出来只是默默地流泪,眼睛轻轻地闭着哭,也不知道哭了多久。最后,我感觉到一双温暖的手在擦拭我冰冷的脸庞,那么柔和,那么小心翼翼。我睁开眼睛看到是父亲,他也在哭,一个大男人像小孩子一样在没出息地哭。旁边是我同样默默哭泣的母亲。我的父亲,他不先去抚慰自己的妻子,反而先抚慰刚刚懂事的儿子!一瞬间,我明白了:他是怕吵架伤害幼小的心灵啊。那一晚上,我们仨都没能睡着,我们都在自责,我发誓以后一定不再闯祸,我都是有责任承担事情的人了。也似乎在那个晚上,我猝不及防地长大了。
中学时,我们学了朱自清的《背影》。老师说让我们也写一篇吧,我想起我的父亲,但奇怪的是,脑海里竟然只有一点恍惚的回忆。我才发现父亲一直都是以迎接者的姿态在接纳我!陪我上学,他让我走在前面,自己拎着包紧紧跟着,我的影子就在他沧桑的脸庞上忽隐忽现;寄宿时学校规定周三探望,才下楼梯我就看见他站在那棵熟悉的广玉兰下冲我微笑,手里捧着母亲赶早熬制的鸡汤;我乘车外出,他从来都是送到车走了好远,我只能推测他什么时候会背过身去;家乡四面临水,坐船跟吃饭一样稀松平常,我常常在江心就眺望到码头上站着一个人,岸近了,他一定是我的父亲。有时候老天会突如其来地下雨,父亲也不躲,他就一件摩托车用雨衣披着,任雨水从裤腿一直浸湿到膝盖,一直浸成我心里一道心酸的风景。他说怕走远了我找不到会着急,他说习惯了就无所谓了,其实他是念念不忘唯一的一次“违约”我徒步跑回家伤心欲绝的样子。他还说了什么我都听不进去了,我只是想哭,只是想狠狠地骂自己。我的父亲啊,他为什么就甘愿为儿子一次小小的任性而牺牲自己呢?他为什么就不能早早地转过身子让我也看看他的背影呢?他和我面对面地站着,青春站过去了,激情站过去了,生命也站过去了宝贵的一半,你要知道,我现在是连他死去的头发和苍老的容颜都不敢正视了啊。
父亲在我叛逆的岁月里并没有背叛我,他一如既往地爱我,把我挑衅的攻击轻轻地顶过去,像是顶过千年不遇的洪水。后来我考上了大学,还是一所名牌大学,在我们的小村子里,我一下子成了名人,但父亲及时地站出来用平静的声音回复了那些溢美,他只是悄悄地收拾行囊送我到学校,安顿好了之后我送他到车站。那次似乎是我第一次送他,也是他第一次主动走到我前面。我看着他微微佝偻的身躯有说不出来的难受,谁知他突然转过身子,对我说:“我今天还是不回去了吧。”说着就往学校的方向赶,仿佛儿子的大学是他的大学,于他充满了温和而强烈的归属感。既然这样,我们便一起参观了传说中的樱花大道和民国时的建筑。每到一处他都努力而贪婪地看着,仿佛要把永久的遗憾和逝去的理想看回来,仿佛要把四十多年似水的年华看回来。我知道,这么多年了,他心中的那个梦并没有死,它还活着,它要化做浪漫樱花在我的大学开放。念及此,我忍不住心痛,为父亲,也为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