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人生的旅程中,金钱似乎总是一个难以驾驭的伙伴。有人认为,我之所以将我的收藏捐赠出去,是因为我具有高尚的品质,实则是因为我已无路可走。我深知,将财富留给子女,往往只会给他们带来灾难。一个人在年轻时,往往无法掌控大量的金钱。
人生的生存能力,主要来源于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二是通过自身积累的经验。而将经验传授给他人,还是依赖自己的经验生存,没有人能够仅凭知识而生存。经验的积累需要时间的沉淀。因此,在美国,政治上的重要任命都有年龄限制,比如竞选总统必须年满35岁。在英国,不到40岁的人无法成为法官。1986年,我曾目睹一群身价千万的人,但到了1990年后,他们中有的人甚至买不起手机。如今,确实有很多80后新贵,他们的财富令人瞩目。然而,当他们步入40岁,那时的他们又将如何呢?事实上,他们并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挫折,他们面对的困难都是可以承受的,而不是跌倒后爬起来的磨难。一旦国家的大门完全打开,他们的事业也许就此终结。
信息时代的变革,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因此,80年代出生的孩子中,有些人突然之间变得富有。他们是既得利益者,这是他们的幸运。然而,当我20岁时,一个碗只需5块钱,而他们一出生,一个碗就是500万。他们买不起,面对财富,他们缺乏真实感受。
我们这代人比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更幸运,因为我们见证了社会从贫到富的变迁。也许,我们年轻时没有他们那么迅速成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浪费了青春。人生都是浪费的,而美好的人生,就是用来浪费的。
中国富人的富裕,只是表象。富裕不仅包括物质层面的资本积累,还包括精神层面的积累。而中国的富翁在精神层面往往显得贫乏而苍白。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因此,大部分富翁在正式场合都会穿着随意,标榜不修边幅;大部分富翁都蔑视西方的文化礼仪。其实,这是一种逆反心理,他们标榜自己的不修边幅,表示不愿意向人类文明妥协,这是一种自卑心理。他们做不到洋气而土气。中国的艺术家、富豪都标新立异,用附加手段吸引人们的注意。
中国相当一部分艺术家的桀骜不驯都是刻意的。他们中间一类是大长发,一类是秃头,非常标准的特殊人群都和头发较劲。而在西方,大部分艺术家和主流社会人群并无太大差别,即使在中国,也不乏先例。当年齐白石与街上的北京老头儿又有什么差别呢?
最美好的人生,假设活到80岁,就是1岁时活到50岁,再回到20岁,再活一遍。所有名人名言都说,50岁有50岁的快乐,60岁也有60岁的幸福。那是到了五六十岁,没辙了,只能说,我这样活,有乐趣。其实,人绝对为物所累,我特别明白。任何人在财产面前都说得明白,想不明白。有人问过我做收藏这行,藏品什么时候卖最值钱,我说我绝对知道,就是在你死前卖东西最值钱。但是,这时候,钱对你有意义吗?钱对李嘉诚、巴菲特那样的富豪来说,绝对就是个数字,没有意义。所以,他们把钱捐了。巴菲特捐了370亿,他还有85亿,即使他只剩8个亿,他都绝对够用。他把钱捐给比尔·盖茨基金会,这是个聪明的做法,他白使唤了一个世界上最牛的人给他干活。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