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弦音符谱写人生
励志故事 阳光创想者 0 2025-01-15
琴艺传承之路 在江苏泰兴市溪桥镇,有一位名叫李书的农民,他并没有弹奏小提琴的技艺,却与这把乐器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掌管着全球最大的提琴加工企业,实现了成为“提琴之王”的梦想。 28岁的李书成为了溪桥镇镇办乐器厂的厂长,专事加工提琴的弓杆、琴头等零部件。为了推动企业发展,他积极与上海提琴厂合作,借助对方的技术、资金和市场,使得乐器厂能够独立生产整套提琴产品。小提琴的制作工艺复杂,工序繁多,每把琴的制作需要经过180多道工序,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影响琴的质量。当李书的小企业终于能生产出整套的提琴产品时,他感到无比自豪。 1993年,李书首次走出国门,参加法国的国际乐器节。他惊讶地发现,他们厂的小提琴定价仅为28元,而国外同材质的小提琴却能卖到一千多元。这次经历让李书意识到,自己厂的小提琴在制作工艺上与国外存在巨大差距。于是,他花费一千三百多元购买了一把韩国琴,研究其制作工艺。 李书对企业的管理也进行了改革,规定各部门每月必须上交一定数额的罚款,对质量过关的给予翻倍的奖金。管理人员为了完成罚款任务,不断在工作中挑毛病,工人则努力做到最好,以确保产品质量。 然而,1993年,李书接到了一份来自加拿大的大订单,但产品发出去不久就出现了变形、开裂的问题。这次失败让李书损失了二十多万元,相当于当时厂里半年的收入。但他没有气馁,而是意识到,要想把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必须请高人指点。 于是,李书找到了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制作家郑荃。在郑教授的指导下,厂里提琴的制作工艺越来越精细。 2002年,一家美国公司向李书订购了95把琴,要求每种样式都要制作一把。这是一笔赔本的买卖,但李书坚持接下了订单。最终,这家美国公司与李书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订货量逐年增加。 如今,李书创建的江苏凤灵公司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提琴制造企业,小提琴的生产量占到了全球30%的份额,成为了“提琴王国”。李书的人生就像琴弦上的音符,每一个步骤都为他带来了成功的旋律。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