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生活的舞台上,每一个决策都关乎时机。曾经,有一位富有的长者,备受众人敬仰,人们纷纷巴结他。每当长者吐痰,周围的人便会争先恐后地用脚将痰迹擦去。然而,有一位愚蠢的人也想讨好长者,却总是慢人一步。他深思熟虑,总结失败的原因,决心下次抢占先机。当长者咳嗽欲吐痰时,他立刻抢先一步,却不幸踢中了长者的嘴,导致长者嘴唇破裂,牙齿松动,鲜血直流。长者愤怒地质问:“你为何踢我?”愚人老实回答:“您每次吐痰,都有人抢先擦去,我也想讨好您,但总是抢不过别人。所以,在您还没吐出来之前,我就提前伸脚了。”(《百喻经·踏长者口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聪明反被聪明误,盲目讨好他人往往得不偿失。抛开道德层面不谈,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此人最大的失误在于时机选择不当,以至于适得其反。有些事情,并非越早行动越好,而是要把握住合适的时机。该做什么的时候做什么,晚了时机不再,早了时机未到,条件不成熟,同样徒劳无功。成大事者,往往都是善于把握时机的高手。
以李连杰为例,初到好莱坞时,他几乎无人问津。一家电影公司请他出演,片酬仅100万美元,且是反派角色。他犹豫不决,说要慎重考虑。然而,当他考虑清楚,答应出演时,对方却将片酬降至75万美元。在谈判过程中,片酬一降再降,最终签下的实际价格是50万美元。当时,李连杰已经是东南亚电影市场的票房保证,这样的条件对他来说简直是侮辱,但他还是接受了。因为他觉得时机未到,当务之急是需要一部作品来证明自己。
这部电影成为了他在好莱坞的处女作,他的功夫征服了西方观众,大获成功。影片上映第二天,电影公司老板亲自上门找到他,恭敬地说:“下一部片子请您演主角,您看怎么样?”此时,李连杰觉得时机已到,主动权在自己手中,可以谈条件了。当他出演好莱坞第四部电影时,片酬已涨至1700万美元!由此可见,时机不同,待遇迥异。如果他一开始就漫天要价,可能无法进入好莱坞。
哲思启示:孟子曾说:“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锄基,不如待时。”即便你智慧超群,实力强大,也要顺应时势;即使你手里有锄头,也要等待农时到来。春种秋收,万物皆有时令,若逆时而动,必然颗粒无收。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