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唐朝的一个盛夏,有一位名叫慧通的和尚,他虽然对佛学颇有涉猎,但学问并不深厚,却常常夸大其词,自称是佛学的泰斗。许多信众被他的“博学”所吸引,对他敬若神明。
某日,慧通和尚如常设坛讲经,信徒们纷纷慕名而来,将讲坛围得水泄不通。慧通和尚清了清嗓子,合掌微笑,开始宣讲佛理。信众们屏息凝神,聆听这位大师的教诲。有些信徒虽然听不懂,但仍旧虔诚地望着法师,心中充满了敬畏。
讲经完毕,一些口才了得的信徒纷纷提出各种难题,想要难倒慧通和尚。然而,慧通和尚对答如流,仿佛所有问题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信众们对他的崇拜之情更甚。
慧通和尚看到信众们对自己的崇拜,心中得意洋洋,眼中闪过一丝狂妄。就在这时,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突然站了出来,他大声问道:“大师,我记得有一部佛经中提到‘野狐和尚’,将‘狐’称为‘阿舍黎’。请问这部佛经叫什么名字?”
慧通和尚一听,脸色顿时变得苍白,一时间无言以对。但他毕竟是讲学多年的人,很快恢复了镇定,冷笑道:“你这小鬼,声音尖细,为何不拿声音来滋养身体?”
少年毫不示弱,反驳道:“大师,您眼窝深,鼻子长,为何不割下鼻子来补充眼睛呢?”
慧通和尚又羞又恼,还未发作,坛下的信众已经哄堂大笑。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