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友人柿子体验记
哲理故事 智慧笔耕者 0 2025-01-15
柿子丰收图 在美国的一个纪录片摄制团队来到我国某乡村,他们希望拍摄一部关于中国农民生活的影片。于是,他们找到了一位柿农,希望购买他1000个柿子,并请他展示如何从树上摘取柿子以及如何保存。双方约定,1000个柿子以160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折合20美元。 柿农欣然同意,并找来一位助手一同完成这项任务。他们分别站在柿树上,用带有弯钩的长杆摘取成熟的柿子。下面的助手则迅速地将柿子捡起,放入竹筐中。柿子一颗接一颗地掉落,场面热闹非凡。摄制团队全程记录下这一过程,并对柿农贮存柿子的方式进行了拍摄。 交易完成后,柿农期待地将收到的钱款递给摄制团队,然而,他却惊讶地发现,摄制团队并未带走任何柿子。柿农不解,认为这是对方瞧不起他的柿子。摄制团队解释说,他们已经达到了拍摄的目的,不需要带走柿子。柿农仍然无法理解,不禁感叹:“没想到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傻瓜!” 实际上,柿农并不知道,他手中的1000个柿子虽然未动,却已为他换来了20美元。而那些美国人拍摄的纪录片,将在中国以外的市场获得更高的收益。柿农并不知道,那些美国人看重的并非柿子本身,而是柿农独特的采摘、贮存方式。 柿农不知道,一个柿子在市场上只能卖一次,但若将其转化为“信息产品”,则可以无限次地销售。这位柿农虽然质朴可爱,却因误解而失去了机会。在我们的生活中,像柿农这样的人并不少见。他们只知道专注于自己的“柿子”,却忽视了将其转化为更有价值的产品。 在这个信息时代,光会种植“柿子”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学会将“柿子”转化为“信息产品”,让其在市场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