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先生传奇
哲理故事 智慧光子 0 2025-01-15
关联标题图片名称 在这个繁忙的现代社会,你是否曾遇到过这样的人?他们似乎对周围的一切都持有一种“差不多”的态度。他们姓李,名马虎,是我国的普通民众。你或许曾在生活中见过他,或者在别人的口中听说过他。李马虎的名字,几乎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口头禅,因为他仿佛是我国民众的缩影。 李马虎的相貌,与我们大多数人并无二致。他有一双眼睛,但视力不佳;有两只耳朵,但听力不佳;有鼻子和嘴,但对气味和味道都不太讲究;他的头脑也不算笨,但记性却不怎么好,思维也不够周密。 他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便足矣。何须太过精明?”这句话几乎成为了他的口头禅。 李马虎小时候,母亲让他买红糖,他却买了白糖回来。母亲责怪他,他却辩解道:“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在学校里,老师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回答是陕西。老师纠正他:“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又说:“陕西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后来,他在一家店铺做伙计,虽然能写能算,但总是不够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老板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却笑嘻嘻地赔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因为一件重要的事情,要乘坐火车去上海。他悠闲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经开走了。他瞪大了眼睛,望着远处的火车,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8点30分开,同8点32分开,不是差不多吗?”说完,他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觉得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一天,他突然得了急病,赶紧让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大夫。家人急匆匆地去找,一时找不到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的兽医王大夫请来了。李马虎躺在床上,知道找错了人,但病急乱投医,只好让兽医给他治病。不到一个小时,李马虎就去世了。 李马虎临死前,气若游丝地说道:“活人与死人也差不多……只要……差不多……便好……何必……太认真呢?”说完这句话,他终于断气了。 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李马虎,说他样样事情看得开,想得通,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账,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了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 他的名誉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的人都效仿他的榜样,于是,每个人都成了一个李马虎——然而,我国从此就成了一个懒散的国度了。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