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1999年的初春,我怀揣着一份向往,终于拿到了前往加拿大的护照。喜悦之余,我立刻报名参加了北京新东方学校的“托福”寒假下午班。教室里挤满了几百名学生,场面壮观。胡、钱、孙、李,这四位英语老师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我想以文字的形式,表达我对这四位老师的无尽感激与怀念,描绘当时的学习氛围,而不特指任何个人。
首先,谈谈胡老师。他负责教授英语阅读和写作,年过三十,来自湖南岳阳。从师兄那里得知,那一年湖南遭受洪水,岳阳亦未能幸免。课上,胡老师突然停下讲述,目光停留在黑板旁的中国地图上,久久凝视,眼中满含泪水,突然回过头来,用充满深情的语气说:“岳阳,我的故乡!”那一刻,在场的我们都被他的情感所打动。胡老师或许从小在洞庭湖边长大,深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影响,让人误以为他已年过半百。他面容憔悴,头发稀疏,宛如电影明星葛优,显得未老先衰。尽管如此,每次他骑着一辆铃声不响其他都响的自行车来上课,头发总是梳得整整齐齐。作为访问学者,他曾赴英国,深受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熏陶,举止间颇具绅士风度。他喜欢坐着授课,仿佛宝刀在手,独占鳌头。尽管暖气让教室温暖如春,他却始终围着一条围巾,或许是南方人怕冷的缘故?
胡老师治学严谨,讲课有板有眼,从不马虎。每次课前,他都会在黑板的右上角写下下次课要讲的内容,并叮嘱我们要认真预习。他喜欢用“做掉”这个词,一堂课下来,这个词要重复多次。例如,在讲解阅读理解时,他会说:“先做掉容易的……再做掉较易的……接着做掉较难的……最后做掉最难的,那么这套‘托福’阅读理解题就做掉了。”在讲解写作时,他会说:“先做掉作文的开头……接着做掉中间部分……最后做掉作文的结尾,那么这篇作文你就做掉了。”胡老师认为托福的阅读理解和作文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正如“热闹的马路不长草,聪明的脑袋不长毛”。在他的最后一节课上,他说的最后一句话让我受益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你不要有任何借口不学习英语。”
接下来,聊聊钱老师。钱老师负责教授听力,三十岁左右,身高略矮。他身材精瘦,头脑灵活,给自己取了一个笔名——“无聊”。虽然教英语,但他坚决反对中国人为了出国留学而参加“托福”考试。他希望有一天,中国强大了,汉语在全世界流行了,英语不再被重视,他就可以回家种田了。在钱老师的课上,他总是坚信中国人优于西方人,中国文化优于西方文化。他说,中国人的头发从黑变麻,再变花白,最后全白,有一个发展进化的过程。而西方人的头发则是麻色就麻到底,金色就金到底,缺乏发展。课下,有些同学好奇地问钱老师:“老师,你这么说西方人不好、西方文化差,你在上大学恋爱时,是否有过被外国女孩抛弃的经历?”钱老师眼睛瞪得圆圆的,然后又眯着眼笑了笑:“你请教的是英语中的虚拟语气问题。即便有,也是我抛弃她,哪轮得到她抛弃我呀!我老师是一个多么优秀的人。”又有些同学问:“老师,有机会让你去西方,你去吗?”钱老师又眯着眼笑了笑,然后眼睛瞪得圆圆的:“有这等好事怎么不去?西方文化劣于东方文化,西方人丑于东方人,但终究人家也有好的一面嘛。我一定要痛痛快快地去,再痛痛快快地回,我才不磨磨蹭蹭地留在那儿!”同学们纷纷点头赞同:“老师说得对。”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