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秦朝,有一位嗜古成癖的学者。他对古董的热爱近乎痴迷,哪怕价格昂贵,也毫不犹豫地出手购买。
某日,一位陌生人带着一张破旧的席子来到学者家中,声称这是鲁哀公曾与孔子谈论国事时所用。学者闻言,心中大喜,认为这是一件极为珍贵的古物,于是用自己郊区的田地作为交换。不久后,又有一个人带着一根看似陈旧的拐杖前来,声称这是周太王在逃难时使用的,比孔子坐过的席子还要古老。学者再次被吸引,毫不犹豫地将家中所有积蓄都交给了那个人。
接着,第三个人带着一只即将腐烂的木碗来到学者面前,声称这是夏朝时期的制品,比前两者都要古老。学者深信不疑,将家中所有财物悉数赠予此人。
然而,三件古物虽得,田地、资金和家产却已荡然无存,学者陷入困境,无法解决生计问题。无奈之下,他只能穿上鲁哀公时代的破席子,拄着周太王的拐杖,手持夏朝木碗,走上街头乞讨,希望能得到一枚姜子牙铸造的钱币。
这个故事警示我们,盲目追求古董或崇洋媚外并非明智之举。若只为追求古董而忽视自身实际需求,最终只会落得个拿着宝物讨饭的悲惨下场。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