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时期的烽火年代,宋国位于中原要地,是一个由商代遗裔执掌的小国。自从周武王灭商,周公赐地封侯以来,宋国的统治者过着一种得过且过、无所事事的日子。直至春秋末年,当强大的齐国挥师攻打宋国时,宋王竟然毫无察觉。虽然他派人去打探齐军的动向,但对于这些探子提供的信息,宋王总是半信半疑。
探子回报说:“齐军已经逼近,城中的百姓都非常恐慌。”然而,宋王身边的臣子却对他说:“这种说法明显是在动摇人心,是‘肉自生虫’的表现,是自己先从内部腐烂了。以宋国的强大和齐国的弱小而言,哪里会危险到这种地步呢?”宋王听后,竟然将这个探子以欺君之罪处死了。
紧接着,宋王又派了一个使者去打探。这个使者回来后,报告的情况与前一个探子没有两样。宋王愤怒之下,又将这个使者杀了。在短短的时间内,宋王竟然一连杀了三个使者。
随后,宋王又派了一个使者去侦察。这个使者出了城,没走多远就发现了齐军。他在回城的路上遇到了自己的哥哥。哥哥问他:“齐国马上就要兵临城下,宋国的都城危在旦夕,你现在打算到哪里去?”弟弟回答说:“我受宋王之遣出来侦察敌情,没想到敌人已经这么近了。我正想回城报告敌兵迫近、国人恐慌的情况,但是又怕落得如同前几个使者那样的下场。讲真话会死,不讲真话被人发现恐怕也会死,所以此刻我不知如何是好!”他哥哥对他说:“你千万不能再报告实情了。只要不是立即就死,即使齐军攻破了城池,你还有一线逃生的希望。然而你若报告了实情,肯定会比别人先死。”弟弟按照哥哥的意图去做了。他回报宋王说:“我出北门骑着马跑了好大一阵工夫,连个齐兵的影子也没见到。刚才进城后我看到各家各户都很安定。”宋王听后非常高兴。那些粉饰太平的大臣们借机表功地说:“先前的那几个探子真死得应该。”欢喜之下,宋王赏了这个使者很多金钱。
不久,城门外齐军的旌旗如林、杀声震天。宋王看到大势已去,悔之莫及。他在仓皇之中带着几个护身的将领,匆忙跳上马车逃跑了。
因为形势紧迫,没有人去追究这个撒谎的使者。他趁都城上下一片混乱,逃离了宋国。后来他在别的国家竟然成了一个大富翁。
宋王及其宠臣,仅凭自己的主观意愿去判断别人言行的真伪,结果弄得国破家亡。从这个故事的教训中,我们应该认识到,深入实际搜集第一手资料,以事实为根据对问题下结论,这是我们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