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智劝和解纷争
寓言故事 阳光智慧者 0 2025-01-15
在乾隆皇帝的避暑胜地承德,1776年春日的某个午后,乾隆皇帝邀请了自己心爱的军机大臣和珅以及资深朝臣刘统勋,一同来到烟雨楼前,一边欣赏着山川的秀美景色,一边吟诗作赋。然而,乾隆此次的邀请并非单纯为了游山玩水,更深层次的目的是为了调和和珅与刘统勋之间由来已久的不和。 正当三人沉醉于山水之间,乾隆突然发问:“何为高,何为低?何为东,何为西?”刘统勋,这位博学多才的元老,立刻对答如流:“君皇高,臣子低,文在东,武在西。”而和珅,这位以谄媚著称的大臣,见刘统勋抢先一步,心中颇感不悦,于是借题发挥,说道:“天最高,地最低,河(和)在东,流(刘)在西。”此言一出,明言热河自东向西流入离宫湖,实则暗指自己和刘统勋,并以宫廷礼仪中东方为上、西方为下的规矩,贬低刘统勋的地位,暗示刘统勋即便再老再有才,也在自己之下。 刘统勋心知肚明,却只是背对着和珅,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心中暗想:“老狐狸,等着瞧!”不久,三人来到一座桥上,乾隆再次要求二人以水为题,拆字成诗。刘统勋抓住机会,边走边吟道:“有水念溪,无水也念奚,单奚落鸟变为鸡。得食的狐狸欢如虎,落毛的凤凰不如鸡。”言外之意,是在讽刺和珅如今得意忘形,而自己即便落魄,也仍有骨气。 和珅听出刘统勋的讥讽,不甘示弱,回敬道:“有水念湘,无水还念相,雨落相上便为霜。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和珅意在告诫刘统勋不要多管闲事,否则只会自讨苦吃。 乾隆见时机成熟,上前拉住二人,指着湖面和湖上三人的合影,说道:“朕也来上一首。有水念清,无水也念青,爱卿共协力,心中便有情。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孤情看水情。”乾隆以诗的形式,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和珅和刘统勋的不满,并要求二人同心协力,辅佐朝廷。 和珅与刘统勋听后,不禁为乾隆的巧妙劝导而感动,二人立刻向乾隆拜谢,并握手言和。乾隆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没有急于以帝王的权威进行斥责和压服,而是精心选择劝导的环境,在观景赋诗的基础上,抓住时机,巧妙运用暗示,使二人放下个人恩怨,重归于好。 图片名称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

  • 标签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