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艺术史上,徐悲鸿与齐白石两位大师的名字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整个中国画坛。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不仅是一段美谈,更是艺术史上的一段佳话。
齐白石,这位出身木匠的艺术家,凭借其独特的艺术才华和不懈的努力,在绘画领域独树一帜。然而,在当时以模仿古人为主的国画界,齐白石面临着极大的困境。直到徐悲鸿的出现,他才开始得到了应有的认可。
1929年,徐悲鸿担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后,决心聘请齐白石担任教授。尽管齐白石起初婉拒了徐悲鸿的邀请,但徐悲鸿并没有放弃。他三次登门拜访,最终打动了齐白石。老画家因担心自己年事已高,无法胜任教学任务,但徐悲鸿表示,只需在课堂上进行绘画示范即可,他会在一旁陪同。齐白石最终接受了这份邀请。
第二天,徐悲鸿亲自乘坐马车来接齐白石,学生们在校门前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这位新任教授。齐白石当场作画,学生们认真观摩。课后,齐白石与学生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课堂气氛活跃,三位大师都感到非常满意。
徐悲鸿与齐白石的友谊,并未因外界流言蜚语而减弱。在徐悲鸿的支持下,齐白石的第一部画集得以出版,他对此深感感激。抗战时期,两人虽不能常书信往来,但徐悲鸿通过诗篇表达了对齐白石的思念。
抗战胜利后,两人重逢,齐白石在信中写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君也!”这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感情。徐悲鸿回到北平后,立即聘请齐白石担任北平艺专名誉教授,他们的友谊更加深厚。
1948年,平津战役爆发,徐悲鸿坚决拒绝离开北平。在徐悲鸿的鼓励下,齐白石消除了对共产党误解的疑虑,共同迎接了北平的解放。这段跨越半个世纪的友谊,成为了中国艺术史上的一段佳话。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