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岁月如歌,有些情谊跨越了时间的长河,依旧温暖如初。在人生的旅途中,总有一些瞬间,让我们铭记于心,成为永恒的回忆。
1936年,萧乾担任《大公报·文艺副刊》主编,对作者和读者都充满热情。一次,他收到了杨绛的作品,而杨绛当时已随丈夫钱钟书赴英国深造。面对这笔无法发出的稿费,萧乾没有犹豫,毅然决定将其兑换成外汇,寄往英国,为作者解了燃眉之急。
1983年,萧乾搬至北京复兴门,得知钱钟书夫妇住在南沙沟,便怀着敬意去拜访这两位老朋友。钱钟书亲自开门迎接,热情地称呼萧乾为“恩人”,并邀请他进屋喝茶。这一幕让萧乾倍感惊讶,却不敢多问。
在一次与钱钟书的聚会中,萧乾忍不住问起为何总称他为恩人。钱钟书坦诚地告诉他,47年前,正是萧乾的慷慨解囊,帮助他们度过了在英国的艰难日子。原来,这笔稿费对钱钟书夫妇来说意义重大。
萧乾回忆起当年的小事,感慨万分。他深知,为作者服务只是自己的职责所在。钱钟书则坚持认为,只要是帮助他人的事,无论大小,都值得感激。
这段跨越47年的感激之情,成为他们友谊的见证。萧乾此后 wherever he went,都乐于提起钱钟书这位至交好友。岁月流转,这份真挚的友谊愈发珍贵。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