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古代官场中拍马屁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独特的官场文化,既反映了人性的弱点,也展现了智谋的较量。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拍马屁案例,让人忍俊不禁。
一、借“地面塌陷”拍马
东晋时期,桓玄登基后,床脚下的地面忽然陷下去一块。臣子们惊慌失措,但殷仲文却趁机拍马屁说:“地面塌陷是因为陛下圣德深厚,连大地都不能承载了。”桓玄听后转怒为喜,殷仲文也因此被提拔重用。
二、借“做梦”上书拍马
唐朝武则天时期,朱前疑三次上书,内容分别是:“臣梦陛下寿满八百”、“梦陛下发白再玄,齿落更生”、“闻嵩山呼万岁!”武则天都被他的马屁拍得心花怒放,连连提拔他。
三、借“认养母”拍马
唐玄宗时期,安禄山为了拍马屁,竟然恬不知耻地拜比自己小十八岁的杨贵妃为养母。他每次入朝都先拜杨贵妃,再拜唐玄宗。唐玄宗听后,反而认为他为人憨直,更加喜欢他。
四、借“姓名改字”拍马
北宋时期,安淳因与宰相章淳名字中都有一个“淳”字,为了拍马屁,他忍痛将名字改为“享”。有人打趣说:“富贵只图安享在,一毛不拔留大名。”
五、借“放屁吹捧”拍马
明代严嵩的儿子严世蕃权倾一时。有一天,他放了一个臭屁,一个门客却趁机拍马屁说:“哪里来的一股气味,芳香扑鼻,好嗅极了。”严世蕃听后,反而装作担忧地说:“如果放屁没有臭味,就说明身体内部患了严重的疾病,看来我的健康很值得忧虑了!”门客听后,连忙连声说:“是有点臭,是有点臭!”
六、借“不留胡须”拍马
明英宗时期,一个姓王的官吏为了拍大太监王振的马屁,竟然不留胡须。当王振问他为什么不留胡须时,他回答说:“老爷您没有胡须,儿子我怎么敢有胡须?”
七、借“送马桶”拍马
清朝同治年间,陕西长安知县托喀绅为了拍新任布政使林寿图的马屁,特意准备了马桶供林太太享用。结果,托喀绅不久便升迁为知州。
这些拍马屁的案例,虽然让人捧腹大笑,但也揭示了古代官场的一些弊端。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以诚信为本,摒弃这种不良风气,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公正的社会环境。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