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众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吹牛者中,德国男爵米希豪森无疑是佼佼者。生于1720年,他曾于俄国军队服役,与土耳其人交战。吹牛,堪称一门艺术。自人类产生语言,特别是将其应用于社交,吹牛便成为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将能力与经历以令人震惊的描述夸大到离奇、荒诞甚至悲壮,称之为“吹”;而所述之事与实际相去甚远,便称为“牛”。吹牛令人厌恶,因为它是对他人常识或智力的怀疑。然而,若能将牛吹得令人愉悦,便可尊称为“家”。
米希豪森正是如此。以下是他几次著名的吹牛事件。
一次,他在打猎时发现一只毛皮绚丽的狐狸,本想用枪射击,却觉得可惜。于是,他退下子弹,将缝针装入枪膛,一枪便将狐狸的长尾钉在了树上。他从容下马,取下鞭子抽打狐狸。狐狸无法脱身,又忍受不了疼痛,竟从皮囊里飞跑而出。“就这样,我得到了一张完整的狐狸皮。”他说。
另一次,他在与土耳其人作战时,连人带马陷入泥塘,越陷越深。在绝望中,他突发奇想,用腿夹紧马肚子,扯住自己的头发,一使劲,竟然连人带马拔出泥塘。这便是真正的“自拔”。
还有一次,他被恶狼盯上,面对血盆大口,他毅然将手伸进狼嘴,揪住其肚肠一甩,使狼的里外翻了一个个儿。狼的外皮变成了内瓤,无法咬人。
关于狼,米希豪森还吹过一次牛。他说,他驾着马车驰骋时,一只狼趁他不注意吞下了辕马的后半身。马腿在前奔跑,狼腿在后疾驰,形成奇观。当然,他有办法应对这种局面,用鞭子抽狼,狼吞掉辕马之后,就成了驾车的辕马,让观者大开眼界。
还有一次,他偶遇疯狗,逃跑时扔掉了身上的大衣,疯狗咬住大衣不放。第二天,放在衣柜里的大衣疯了,把屋里弄得乱七八糟。他拔枪连射之后,大衣扑地不起。
在森林里,米希豪森见到一头世上最美丽的梅花鹿,举枪便射,却无弹。他用吃剩的樱桃核当子弹射击,鹿已逃遁。第二年,他发现一头头上长出一棵樱桃树的鹿,正在悠闲地吃草,而树上的樱桃鲜红饱满。原来,樱桃核被射入其头,已开花结果。他射杀此鹿,点起篝火,一边烤肉,一边吃樱桃。“这种美味是你们永远也享受不到的。”他对听他吹牛的人说。
如此等等,还有许多。
如果不从创作上考察,吹牛是什么状态呢?米希豪森男爵的吹牛不幸(或曰幸运地)冲破了想象力的界限,由吹牛进入艺术之境。大家都不介意其真,而审视其美。因为是艺术,大家都原谅了老米的不诚实。
低俗的吹牛人只在吹自己,高级的吹牛家则能给人带来愉悦。相声大师马三立先生说“我”的一次唱戏经历:坐票卖光了,就卖趴票(趴在地上听戏,抽空抬头叫一声好),然后卖挂票——把观众用滑轮吊到墙上,连绳子带钉子多收两毛四分钱。即便荒诞如此,马先生仍冷峻地、面无表情地把这一幽默效果推向极致。任何事做到极致就是精品。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