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几何时,我同叔父合伙经营了一家鱼店,生意颇为兴隆。店内的大师傅擅长烹饪鳝鱼,每日鳝鱼片的需求量颇大,从采购到清洗、切片、烹饪,三位师傅忙得不可开交。我在店门前贴出招聘启事,意图招聘两名新员工。由于待遇优厚,应聘者络绎不绝。
一日黄昏,一位少女步入了我们的店铺。她环顾四周,却缄口不言。我一眼便看出她的来意:“看来你是来应聘的。不过,这里的工作并不适合你,很抱歉。”少女略显失望,却仍带着一丝坚持:“如果我免费打工,你们愿意接收吗?”我仔细端详了她一番,只见她眉清目秀,身材娇小,明显不是做粗活的料。我问道:“你是来增长见识的吗?但在这家小小的鱼店,又能学到什么呢?”我建议她去做柜台工作,但她表示自己还在读书,不能胜任。她表示,每晚只能来帮忙一个钟头,因此不要工资。
我心中生疑:“不要工资的勤工俭学,占用你的学习时间,事情恐怕并不简单。”少女眼圈泛红,我关切地询问:“是不是家里遇到困难了?”她哽咽着说:“确实有些困难,但不会给您添麻烦。我只想……只想每天能到我妈那儿买鳝鱼……因为她……她是残疾人……”
我恍然大悟,第二天一早,在少女的指引下,我找到了她的母亲——一位擅长破鳝鱼片的妇人。她告诉我,去年发生车祸,失去了三根手指,破鳝鱼的速度大减,生意惨淡。少女解释说,除了卖鳝鱼,母亲没有其他赚钱途径,而卖不出鳝鱼,一家人就没有经济来源,她只能辍学。
在那一刻,我下定决心:今后店里所有的鳝鱼都从她家进货。这样一来,店里破鳝鱼的成本增加,尽管少女每天主动帮忙,但速度仍跟不上。高峰期时,还需请“外援”。她焦急万分,有两回甚至划伤了手指,但伤好后,她又继续忙碌。
两年过去了,少女为我破了两年鳝鱼。她的破鱼速度由慢到快,直到后来,基本上不需要请“外援”。两年后,她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开学那天,我和叔父商定,将她两年来应得的工钱封在一个大红包里给她。她先是一愣,说什么也不肯收。后来,她收下了,但要求作为预支的工资,每年的寒暑假,她还会来店里帮忙破鳝鱼。
直到很久以后,我才知道,其实少女破鳝鱼的速度并不快,只不过在她受伤的日子里,店里的员工们学会了破鳝鱼,大家知道她的家境,都愿意帮助她。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