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童年到成年的情感距离
10岁那年,父亲的形象在她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那时的他,沉默寡言,只有在醉酒之后才会展现出另一面。她记得,那是一个充满痛苦和仇恨的夜晚,父亲喝醉了酒,狠狠地打母亲,她和弟弟在一旁目睹了这一幕。那一刻,她幼小的心灵充满了愤怒,对父亲充满了恨意。
父亲在村里担任村委会主任,在村民眼中是个有地位的人。然而,在她看来,父亲却是个不懂事的村委会主任。她看过很多书,知道有比父亲更大的官,所以她看不上父亲在村里的举止。她在日记里写道:“我的父亲是个什么也不懂的村委会主任,我恨他。”
父亲嗜酒,常常在村里人家里帮忙。喝酒后的父亲,常常和村里人猜拳,她看不懂,但知道那是一种令人讨厌的活动。父亲还请乡里的大小领导在家里吃饭,母亲便忙里忙外地伺候。她看不惯那些人,觉得他们破坏了她的生活。
她暗下决心,长大后绝不会像父亲那样的人。于是,她学会了顶嘴,学会了用言语反击。每当父亲说是,她便想尽理由说不,直到他说不出话来。然而,父亲的眼神里,有一种她看不透的东西,让她感到害怕。
18岁那年,她在城里的高中上学,每个星期或两个星期回家一次。父亲依旧在村子里担任村委会主任,每次回到家,都能看到他陪着下乡的干部喝酒。她厌恶地走到一边,宁愿坐在小屋里想心事,也不愿意看到那屋里的场景和父亲谄媚的笑容。
她心疼母亲,这个小女人,从来都是父亲的附庸。她暗下决心,自己绝不会像母亲那样,找一个这样的男人。于是,星期天的时候,她借口学习忙不回家,除非没生活费了,才去家里拿一次,但她都是张口向母亲要。
有时候,父亲到城里来公干,也会到她学校里看看她。他在传达室那里等着,半天的工夫,总是能与传达室的那个看门老头聊得火热。她慢慢从教室出来,走到那里,淡淡说一句:“来了?爹。”父亲会回过头来看看她,眼睛里没有亲切,只是平淡地答一句,回过头去继续跟老头聊点儿话尾。
她想起母亲在她每一次回家的时候,都在自家的门口向她来的方向张望,心里一酸,眼睛有些湿。她明白,母亲是关心她的。
接到录取通知书后,她拿给母亲看,母亲激动得将手擦了又擦,又将通知书拿给父亲看。她注意到父亲脸上的变化,这对于他来说,或许是一个成功的标志。然而,她隐隐觉得,父亲的嘴角有点儿抖,说了句:“真是的。”
她不明白父亲话里的意思。接下来的几天里,父亲将乡亲们聚在一起请吃饭,邻居又说:“你看,你这闺女真是有本事。”她期待父亲能说几句夸她的话,但他只是笑了两声。她有点儿失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明白了父亲的苦衷。她开始懂得,父亲也有他的无奈和痛苦。她开始尝试理解父亲,与父亲沟通,父女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得到了改善。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