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下的温馨时光
亲情故事 心灵作家 0 2025-01-15
合欢树下的回忆 在我十岁那年,一篇作文让我在比赛中脱颖而出,赢得了第一名。那时的母亲正值青春年华,她自豪地告诉我,她小时候的作文写得更好,甚至让老师怀疑那篇文章不是她所写。“老师甚至怀疑是我家里的大人帮忙的。”我调皮地笑说:“怎么可能?”她耐心地解释,我则装作漠不关心,转身对着墙打乒乓球,让她气得够呛。但她聪明,她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女人。她正在为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 二十岁时,我因腿疾而残废。除了给人画彩蛋,我想我还可以做些别的事情。我换了好几次主意,最后决定学习写作。那时的母亲已经不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无法治愈。但母亲依然全力以赴,四处寻找医生,打听偏方,花了很多钱。她总能找到一些奇怪的药,让我吃、喝、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了,这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我从困境中拯救出来。“再试一次,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总是虔诚地抱着希望。然而,对于我的腿,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最后一次,我的胯上被熏成了烫伤。医生说,这实在危险,对于瘫痪病人来说,这几乎是要命的事。我并不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反而痛快。母亲惊慌失措,日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呢!”幸好伤口好了,不然她一定会疯掉的。 后来,我发现我在写小说。她告诉我:“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了。“我年轻时也最喜欢文学,”她说,“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写作,”她说,“你小时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给我借书,顶风冒雪推我去看电影,就像过去给我找医生、打听偏方一样,抱了希望。 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但母亲已经不在人世。几年后,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获奖后,登门采访的记者络绎不绝。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感到心烦。我摇着轮椅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我摇着轮椅离开那里,在街上闲逛,不想回家。 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着轮椅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儿,借口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话,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颤抖,还是借口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让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看母亲住过的那间房。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小院儿里只有那棵树。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

  • 标签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