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成长笔记
亲情故事 阳光智慧者 0 2025-01-15
岁月如歌 岁月如歌,爸爸渐渐步入了暮年。他时常提及想要效仿托尔斯泰,回归故土,远离尘嚣。然而,面对妈妈和兄弟们的困惑,他却无法说服他们。我竭力劝解,却无济于事,最终只能气愤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尽管爸爸愤怒不已,但他终究不敢对我这个从小娇惯的独生女儿发火。他转身回到房间,继续在日记中回忆故土,回忆他的父亲。 那是一个位于太行山深处的小村落,古木参天,溪水潺潺,七八户人家散落在山梁之间。曾祖父手持大刀,带领全族老小逃难至晋中,爷爷就是在那时加入了八路军。爷爷从那里起步,骑着一匹白马,在枪林弹雨中穿梭,为革命事业奋斗。他曾从马背上跃下,将正在河滩玩耍的父亲一把拉回,身后是日本小鬼子的流弹。 这些回忆,爸爸始终难以忘怀。他一生都在爷爷的光环下生活。从我识字起,我就开始偷看爸爸的日记。他假装不知道,有时还会和我讨论写作技巧。有一次,我正躺在床上看书,爸爸皱着眉头对我说:“能立不坐,能坐不卧。”我急忙坐起,瞪大眼睛回答:“我正是‘能坐不卧’呢。”爸爸哈哈大笑,将此事记入日记,并在结尾写道:“吾儿狡黠可喜!”这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因为“黠”字是我教他的。但当我建议他将“狡黠”改为“慧黠”时,他却坚决不同意,认为那样会矫饰本真。 还有一次,爸爸嫌我起床磨蹭,便教育我说:“鲁迅先生是边穿衣边走出街去的。”我缓缓回答:“我还需洗漱吃饭,出街去做什么?”爸爸笑着在日记中记录下此事。 我曾向爸爸倾诉妈妈婚姻的不幸,她嫁给了一个自以为应该成为英雄的男人。爸爸年轻时,仗着爷爷的威望,颇为任性。在“文革”期间,他担任所长,曾放走了一个因写错口号而被定为反革命的少年。后来,那个少年成为了一名果木种植户,带着一袋梨子来到爸爸家中。在我的记忆中,爸爸曾收留了几位孤苦无依的人在家中寄居,从未收取过一分钱。那些人后来都找到了出路,见到爸爸都称呼他为“大哥”。只有一个做了包工头的,却跑来说在我家白做了几年的苦力,想要进行清算。爸爸怒火中烧,大声斥责他:“滚!”那一夜,他的灯亮到很晚。 我不知道爸爸在日记中写了些什么。我已很久不再看他的日记了。他也总是小心翼翼地保管着,想必里面充满了难堪与落寞。 其实,我明白那是一个男人在梦想破灭后的悲怆。爸爸生性耿直,又带着些书生的傲气,他不仅无法保护弱小,甚至连自己也无法保全。昔日的辉煌已逝,他无法预料人事变迁如此之快,而我却看穿了这一切。 有一个在高校做教授的表亲,在与爸爸畅谈后感慨道:“若是在战争年代,你父亲真是一条好汉。”他为了对英雄的崇敬而生,生活在对英雄事迹的追忆中。然而,现实太过琐碎,使得父亲充满了失意。生活太过平庸,使得父亲总是不如意,以至于晚年落得颓唐。我已经学会了生存的技巧,对父亲的固执颇不以为然。然而,每当我看到那些曾经孤独、落寞的文人的灵魂时,我立刻原谅了父亲的优柔寡断,并鄙夷自己的堕落。爸爸一生的雄心,在岁月的尘埃中消磨殆尽。 小时候过年的情景,我至今记忆犹新:妈妈坐在窗下制作年糕,爸爸在屋里踱来踱去,高声朗读《彭德怀传》。我趴在床上,望着美丽的妈妈,望着悠闲的爸爸。那时,爸爸还未老,我还很懵懂,但内心觉得这样的生活如此宁静。如今,只有过年才能回家。爸爸抱着他的礼物,坐在床上看我给众人分发礼物。他那么安静,眼中闪烁着孩子般的满足和好奇。我鼻子一酸,说:“爸爸,我们看书去吧。” 走在路上,爸爸佝偻的背影,缓慢的脚步,表明他确实已经是一个老人了。他的生命,就像冬日枝头的一片树叶,在阳光下闪烁着脆弱的金光。自从我离开家乡后,每次回家,爸爸都会亲自迎接。然而,当我离开时,他却总是借口累了,躲进房间里。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