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宁静的退休生活中,他遇到了一位名叫力力的女学生,她的琴声仿佛有一种独特的魔力。他好奇地问力力,为何她的名字不是常见的“丽丽”、“莉莉”,而是“力力”?力力回答:“妈妈喜欢这两个字。”
力力的其他同学都有家长接送,或是母亲或是父亲,甚至还有祖辈或姑姨陪同。他们对老师热情有加,经常送些小礼物。然而,他却保持着淡然的态度,甚至立下规矩:琴盒必须由孩子自己背来,家长不能代劳。他坚持在授课时禁止家长在场,哪怕是在窗外偷听,也会让他停止授课。
家长们最初总是好奇地问:“我们孩子的进步大吗?”他总是淡淡地回答:“您回家自己听,如果听不出所以然来,我说了就算数吗?”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长们不再问这个问题,因为孩子们练琴的进步显而易见。
据说,这位退休教授之所以选择在离自己家较远的民营学校授课,是出于一种纯净而浪漫的原因。尽管学生不多,但他记不清他们各自的家长。虽然有些家长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仍然无法确定他们是谁的孩子。
有一天,他突然问力力:“你妈妈呢?”力力回答:“没来。”“她为什么不来?”他继续追问。“她……在医院,在病房里……”力力解释道,她妈妈一直在内科病房的三室九床。
他不禁对力力产生了同情,心想这孩子能坚持自己来学琴,实属难得。从那以后,他对力力的指导更加细致入微。
有一天,他去医院探望一位老友,心中充满了柔软的琴音。当他走出长长的走廊时,突然想起了力力告诉他的那所医院。他决定去探望那位长期卧在九床的母亲,告诉她力力的琴艺有了长足的进步。
他找到了三号病房,三个床位,七床和八床的病人还能走动,去花园散步。九床上躺着一个看不清面目的妇女,一位护工正在帮她翻身。他努力寻找力力的影子,但那病人似乎发现了他,并对他微笑。他感到心中的琴音和诗意戛然而止,但还是决定告诉她力力的进步。
然而,当他把话说完,立刻觉得不对劲。那病人脸上的微笑竟然是一种病态的懵然,她的年龄似乎也过大。他没想到的是,忽然一声欢叫响在了耳边:“力力真有那么好吗?谢谢老师,谢谢啊!”他偏头一看,惊呼的是那位护工!她是一位黑红粗壮的妇女,但眉眼间,分明有与力力相通的韵味。
这些天,他的心弦一直颤动着。他知道了,医院里的护工百分之九十五左右都是外地人,但力力的母亲却是本地下岗职工。作为护工,她们的工作极为辛苦,但她们仍然焦急地等待着医院的通知,好再去侍候一位挣到点钱……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