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梦想过置身于一流学府,目睹那些肩负重任的学子们从你身旁走过;你是否曾仰慕过那些在校园中如鱼得水的学霸,羡慕他们轻松自如的学习态度,却只能为自己天赋不足而惋惜;你是否曾怀疑过那些传说的背后,为何同样的年纪,他们的成就却遥不可及……
清华大学的演讲,让你近距离接触这些传奇,他告诉你:并无天生学霸,成功只是厚积薄发!
2017年即将结束,在这喧嚣的世界中,你是否感受到自己的声音如此微弱。我想用我的镜头记录这个时代的变迁,看看哪些改变正在发生,哪些人正在行动,而我们清华园的学子又能做些什么?这种困惑你是否也曾有过?今天的我们是否还能记得梅贻琦校长的那句话:“大学生者负新民工作之实际责任也。”其实,在清华园里,你总能找到答案,这些人这些事,都展现了热爱、责任和自信的力量。
2014年,结构生物学领域风起云涌,博士二年级的万蕊雪在导师施一公教授的建议下,开始独自承担酵母剪接体提取的工作。2016年春节,万蕊雪的研究小组在实验室里连续工作24小时,而她自己,则负责晚上10点到凌晨6点的夜班。每熬夜一宿,她需要完成两千步操作,甚至会为了能睡10分钟而痛心疾首。正是这股精神,万蕊雪在RNA剪接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我羡慕万蕊雪在自己热爱的道路上,已经走出了如此远的距离。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都在清华园里迷茫过。什么是自己想做的,什么是自己真正愿意投入一生的事业。
今年特奖的舞台上,物理系本科生胡耀文震撼全场,作为四大力学全满分的清华第一人,他并非只是一个只会读书和考试的学生。立志成为一名科学家的他,在短短三年的本科时光里,已经在物理学多个领域展开探索。在哈佛研修时,他每天工作到深夜,直到睡着前一秒还在思考白天的课题。胡耀文说,他在清华做出很多选择,得到很多的同时也失去很多,但他乐在其中,不曾后悔。他是真正喜欢物理的,愿意为此投入一生。
一个零基础的清华博士到全国大学生击剑锦标赛的冠军,需要付出多少天的努力?王子承说:“一天!每一天!”2012年伦敦奥运会,他梦见自己站上了击剑的冠军领奖台。那天之后,这柄剑他再也没有放下过。作为零基础的新人,王子承要付出比别人多很多的努力。2016年,他在10:13的绝境之下上演大逆转,15:14夺得冠军。
你或许羡慕他们天赋超群,但他们却告诉了我一个小秘密。
万蕊雪初入施一公实验室,快节奏高效率的环境让她感到之前所受的实验训练都如同过家家;胡耀文高考压线进入竞赛高手如云的物理系,第一节微积分课上他就开始怀疑自己;王子承第一次踏足全国比赛,甚至在团体赛上坐了冷板凳。
是热爱!让清华园里的学子们不忘初心,努力追梦,勇敢定义更新的世界。
是责任!激励清华人们肩负使命,勇于奉献,用行动书写中国青年的担当。
在清华园里,除了这群大牛,还有25个休学弃笔从戎的清华人,一去就是两年。朱日和阅兵、国际侦察兵比武、北京特大暴雨抢险……这些你耳熟能详的事件中,都有他们的身影。
2008年的暴雪撕裂了无数中国人的心,清华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紧急组织输血,师生连夜排起长队,清华贡献了北京市献血总量的六分之一。
只身前往非洲,采访近300个在非中国企业的李亚东;
被大病剥夺行动能力、却成为数学系博士生的朱晓鹏;
首位代表亚欧青年的中国人、站上了第十三届亚欧外长会议演讲台的卢炜媛;
从人民大会堂唱到国家大剧院再到央视元宵晚会的依曼;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成立17年的博士生讲师团……
这就是清华人,不管是身陷轮椅还是站上讲台,他们始终用行动发出时代最强音!
在这里,我看到了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自信与勇气!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