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八世纪的美国,一位年轻的实习生踏入了一家杂志社的大门。这家杂志社不仅是当时英国在美国的殖民地上规模最大的杂志社,其编辑们也都是学识渊博的佼佼者。这位实习生起初的任务是校对稿件,每次提交的稿件都经过他严谨的检查,因此错误率极低。
主编对他的要求之一是,每当遇到不确定的字词时,必须查阅字典。在主编的严格指导下,实习生对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这使得稿件的质量得到了保证。此外,主编还要求他每天撰写一篇文章。即便有一天未能按时提交,主编也会严肃地询问:“今天的文章呢?”在主编的督促下,实习生每天都写多篇文章,并从中挑选出最满意的一篇提交。然而,让他困惑的是,主编对自己的文章从未给出任何评价或建议。
在主编的鼓励下,实习生的知识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他的文章也日新月异。最终,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了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和民主主义革命者,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者之一——本杰明·富兰克林。当时指导富兰克林的主编名叫费恩,也是一位杰出的革命者。富兰克林始终对费恩怀有崇敬之情,将他视为自己的写作导师,并将他的教诲铭记于心。
费恩去世后,富兰克林在整理其遗物时,在费恩的记事本上发现了一段话:“我并非你心中的那个人,我对写作一无所知。我让你每个不懂的单词都查查字典,一篇文章要你看上几十次,我为自己塑造了一个权威的形象。你让我教你,其实你自己才是你最好的老师。”富兰克林意识到,这段话是费恩特意写给他的。
“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充满了哲理。很多时候,我们过分崇拜权威大师,却忽视了自身的力量,从而导致我们在做事时受到太多权威的束缚。
最好的老师,永远是自己!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