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我与好友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导火索正是她朋友圈中的一系列聚会照片。照片中的每个人都认识,但没有人提前告知我参加。
没有任何思考,我便向好友发送了数条言辞激烈的语音信息,言外之意是这些是我最珍视的朋友们,无论多忙,我总是将他们的请求放在首位。然而,他们却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秘密聚会。
过了一个多小时,好友打来电话,开口便问:“你冷静了吗?”但我仍然怒火中烧,在电话中反复诉说我对她们的好,质问她们为何如此行事。
好友叹了口气,解释说:“朋友们觉得你最近太累了,所以没叫你参加。”
我心中积压的话语突然间都消失了。
事实上,我最近确实忙得焦头烂额,白天工作,晚上写作,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好友一直劝我多休息,让我不要参加一些聚会,但我总是置若罔闻,把自己累得身心疲惫。
想到这里,我不禁感到后怕。如果不是我们相识多年,她们可能早已不再理睬我。
冲动确实是魔鬼,这句话说得一点没错。因为冲动,许多人错失了原本可以和平解决问题的机会,瞬间将矛盾升级到无法调和的地步。
一个人面对问题的第一反应,反映了他积累的知识、见识、品格和修养,同时也决定了他的生活品质。
我观察过,有两种人的生活质量不高:一种是遇到问题就愤怒,另一种是遇到问题就焦虑。
第一种人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我就认识一位姑娘,她的脾气非常暴躁。在正常情况下,她像一只温顺的猫;一旦有人触怒她,立刻变成一只狂怒的狮子。
但是,生活中从不缺少可以触怒你的人。比如,去餐厅吃饭时遇到新来的服务员一问三不知;购物时遇到态度不好的导购;甚至在路上遇到急匆匆的行人,不小心撞了你、踩了你。这些都会让这位姑娘怒火中烧,而她又是一个无法控制自己嘴的人。每次和她逛街吃饭,我都提心吊胆——不是和人吵起来,就是一脸的阴沉。
有人说,看到不顺眼的事情就要说出来。我同意,纠正错误是提高生活品质的要求。但是,平心而论,你每次吵架时都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吗?未必吧。很多时候,你可能只是无意识地为生气而生气。
生活里,有些人吵架并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表达观点,而只是在发泄情绪罢了。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