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我有幸踏足鄂北之地执行公务,心中不禁想起了曾经在那片土地上教书的阿莉老师。于是,我特意绕道拜访,想要一睹她的风采。
回忆往昔,我与阿莉的相识颇具传奇色彩。
那是在1996年的一个寒冷冬日,我和同事国政、友江在办公室闲聊。友江提及矿口小吃摊有一位外地女孩,因家境贫寒,虽考上大学却无力承担学费,只得投靠亲戚在此打工。听闻此事,我们心生怜悯,决定次日邀请她来办公室详谈,看能否为她提供一些帮助。
翌日,我们见到了阿莉。那时的她年仅18岁,身着单薄,双手冻得通红,脸颊上还留下了明显的冻伤。谈及她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她黯然神伤,眼中充满了忧伤。通知书上明确指出,她被本省一所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看着她手中的通知书,再想到她破碎的求学梦,我心中不禁泛起阵阵酸楚。
国政和友江也对此深感惋惜。然而,我们这些宣传科的同事们又能为她做些什么呢?友江灵机一动,提议向媒体求助,向阿莉的家乡报纸写信,或许能为她带来一线生机。
令人惊喜的是,阿莉家乡的日报在接到我们的来信后,高度重视,走访了她的家乡和高中,确认情况属实后,与我们取得了联系,并表示正在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力求帮助阿莉重返校园。
我们欣喜若狂!在报社和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阿莉终于得以重返校园。学校减免了她部分学费,报社也慷慨捐款。这些美好的善举,不仅圆了阿莉的大学梦,也改变了她的命运。我时常想,若没有这些人的帮助,阿莉的生活或许会是另一种模样。
大学毕业后,阿莉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初中语文老师。如今,她已是一位幸福的母亲,拥有一个8岁的孩子,生活得美满而平静。
抵达小镇时,我一眼就认出了阿莉。岁月的洗礼让她由青涩少女变成了一个笑容可掬的中年妇女。见到我,她眼角泛起泪光,热情地与我握手。我们一边走,一边回忆着分别后的点点滴滴,感慨万分。
刚坐下不久,阿莉接到了一个电话,神情变得严肃。她向我表示歉意,说她必须马上离开,因为有一位学生打算辍学去打工,她得赶去车站阻止他。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