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谓的牺牲并非真正的关爱,而是一种难以承受的负担。
在牺牲的背后,往往是无法言说的愤怒和被压抑的委屈,心中充满了对世界的抱怨:“所有人都对不起我。”
我们常常目睹这样的情景,有人为了他人或孩子而完全失去自我,他们压抑自己,忍耐着,总是说:“我这样做都是为了你。”
但这已不再是那个需要为他人或孩子牺牲生命的时代。
牺牲自己,成全他人,只会让对方承受无法承受之重。无论是伴侣、父母还是孩子,都是如此。
-01-
过度牺牲自我的母亲形象
相信许多孩子都曾听过母亲这样的诉说:
“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一切都给你们最好的,早起晚睡地辛勤劳作都是为了你们,为了这个家,你却这样不懂事,真让我心碎。”
或许这是旧观念的延续,认为母亲或女性应当为家庭、为孩子牺牲自己,奉献自己,或许是由于母性的本能,母亲会爱护孩子,热爱家庭,为了家人任劳任怨,不断付出,委屈求全。
总之,母亲这一角色总是与奉献和牺牲紧密相连,但一个人过度牺牲自己,长期忍受委屈,不仅无法感受到幸福,还会让周围的人产生愧疚和压抑。
多年前,一则新闻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哈尔滨有一位单亲母亲,从儿子中考一直陪伴到儿子考研。
孩子两次考研都未能成功,为了母亲,他决定再次尝试。然而,严重的抑郁症使他无法再继续考试。
孩子用刀自残,母亲试图夺刀相救,却误伤了母亲,险些危及她的生命。
据说这位母亲原本是一个性格开朗、工作能力强的基层女干部。当她决定进城陪读时,才40岁出头。她拒绝再婚,辞去工作,卖掉房子,将自己的全部生命都投入到了儿子身上。
然而,她得到的不仅是孩子考试的不幸,还有孩子人生轨迹的扭曲。
母亲为了孩子过度牺牲自己,将所有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没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这不仅让自己活得疲惫,还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负担。
纪伯伦在《先知的灵光——孩子》中提到:
他们虽与你们同在,却不从属于你们。
孩子有自己的选择和人生道路要走,他们有自己的自由和思想。
那些试图控制孩子,那些希望通过牺牲自我来换取孩子成功的父母,可能会最终牺牲掉自己的孩子。
而那些给予孩子自由成长空间,同时也不放弃自己追求的父母,则会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让孩子更健康、更快乐地成长。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