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遗爱传世间
微小说 阳光智慧 0 2025-01-15
大师最后的爱 1950年的一个寒冷冬日,国学巨匠傅斯年与世长辞,而他的离去,并未让他的亲友们迅速散去。在悼念的现场,他的妻子俞大彩被周围人的深情厚谊所触动,不禁泪流满面,开始讲述她丈夫的一些往事。 回忆起四天前的那个夜晚,寒风凛冽,傅斯年身着厚实的棉衣,伏案疾书。为了第二天的会议,俞大彩催促他早点休息。傅斯年放下笔,告诉妻子自己正在赶写一篇关于董作宾先生杂志的稿件,急需拿到稿费。他接着说,等稿费到手后,希望妻子能尽快买些粗布和棉花,为他缝制一条温暖的棉裤,因为他的腿容易受寒,西装裤太单薄。 傅斯年素来个性鲜明,不拘小节,然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却为了一条棉裤而加班赶稿,这不禁让人感慨万分。在场的众人纷纷感叹,董作宾再也忍不住,含泪拿出一个装满钱的信封,递给俞大彩,解释道,其实傅斯年答应他写稿,原本就是为了稿费。他原本打算将一半的钱留作家用,另一半用来做棉裤,但后来觉得棉花和布料太贵,不舍得用,便决定将这笔钱存起来,留给傅斯年和他们的孩子。他告诉俞大彩,自从嫁给傅斯年,她从未过上舒心的日子,这笔钱就当作是他最后的爱。 俞大彩手捧着装有金钱的信封,悲痛欲绝。这时,一名学生走过来,放下了一叠钱,说这是傅斯年最后的稿费。傅斯年视他们如己出,领到稿费后本想用来做棉裤,但听说学校里最贫困学生的境况后,便慷慨捐出了大部分,只留下二十元钱,打算请大家吃锅贴。如今傅斯年已离世,他们又怎能吃得下呢? 众人对此感到困惑,而董作宾却缓缓解释道,傅斯年在爱人面前要表现出对爱的珍视,在朋友面前要表现出对家人的关爱,在学生面前则要表现出对弱者的关怀。为了教育和温暖不同的人,他才会将稿费“用”了三次,这无疑是他的最后的爱。 终于,大家明白了,傅斯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心中念念不忘的,是对朋友、家人和学生的那份深沉的爱,这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