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孩子 生命里最不缺贵人
微小说 阳光文心 0 2025-01-15

这样的孩子,生命里最不缺贵人

在心理学的世界,我们常会遇到各种有趣的故事。这里,我想分享一个关于欢欢的故事。

欢欢,一个四岁的幼儿园中班学生,有着极为暴躁的脾气和不稳定的情绪。在幼儿园,只要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欢欢就会立刻在家里大发脾气,哭闹不止,让父母束手无策。

有一次,欢欢和同学为了争夺一包糖果而发生争执。尽管欢欢理亏,但她却毫不客气地想要抢夺糖果。当老师决定将糖果给予另一位同学时,欢欢立刻放声大哭,甚至在地上打滚,甚至恶意攻击那位同学:

“小气鬼!你就是个小气鬼!再也不和你玩了!”

回到家后,欢欢依旧不断打闹,吃饭时也闹脾气,甚至将汤碗打翻在地,痛哭流涕。

面对欢欢的哭闹,父母感到无比无助。他们既不能打孩子,又不能大声斥责,只能无奈地一遍遍劝导:

“欢欢,你不能这样!”

“欢欢,你这样是不对的!”

“欢欢,你再这样,妈妈要打你了!”

然而,这些劝导对欢欢来说,似乎毫无作用,她依旧我行我素。

儿童心理学家赵晓曦女士指出,欢欢的行为是典型的幼童情绪失控。

幼童情绪失控的表现形式多样,除了肆意发泄负面情绪外,还有一种极端的表现,那就是过分压抑情绪。

一位知乎上的妈妈分享了她的经历,她的孩子似乎特别懂事,无论遇到什么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都不愿意与他人分享。在学校受到委屈、考试成绩不理想、与同学发生争执等,孩子从未向她提及。

一般情况下,如果孩子心情不好,回家后就会拒绝吃饭,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整晚都不说话,也不出来。最严重的一次,孩子放学回家路上遭遇小恶霸的欺负,被打了几巴掌,钱也被抢走,但孩子却一言不发,也没有哭泣。

后来,这位妈妈是从老师那里得知这一事件的,她震惊不已:

“这么大的事情,孩子怎么也没告诉我啊?”

“这孩子也太沉得下心了啊!”

在知乎上,这位妈妈询问:“孩子这样,究竟是好还是不好?”

知名心理学家许映花回答说:“不好!过分压制和过分发泄,都是情绪失控。”

事实上,孩子被抢钱和遭受暴力对待,却依然选择压制自己的情绪,不愿发声,这已经不仅仅是情绪管理的问题,更是心理问题。

赵晓曦老师在研究中指出,大部分孩子在面对负面情绪时,通常会有两种表现:

第一种是随意发泄出来,伤害他人,最终导致人际关系受损;

第二种是用生命力来压抑情绪,克制自己,将负面情绪憋在心里,这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和学习。

欢欢属于第一种,稍微有点不高兴,就发泄出来,不考虑情绪发泄带来的后果。而另一位孩子则是第二种。

但这并非情绪管理,而是用生命力在强行压抑情绪。情绪无法得到疏导,憋在心里,不严重的话,孩子未来可能会活得很压抑;严重的话,甚至可能患上抑郁症。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遇到一个咨询案例,孩子是抑郁症患者,同时也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

“特别懂事,很乖,基本上不用我们操心,但碰到事情也不和我们说,再坏的事情也不说,憋在心里。”

渐渐地,情绪憋在心里久了,孩子变得内向、沉闷,更加不喜欢说话。直到有一天,他们在孩子的日记里发现了自杀的念头,才意识到孩子已经患上了抑郁症。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