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回顾一个经典的心理研究案例。
在这个实验中,一家顶尖的摄影机构邀请了六位技艺高超的摄影师,他们要为一模一样的个体拍摄肖像。
在拍摄开始前,每位摄影师都被告知拍摄对象的不同身份背景:他是一位白手起家的成功商人,他是一位英勇的救生员,他是一位刚刚出狱的囚犯,他是一位勤劳的渔民,他是一位神秘的灵媒,他是一位成功戒酒的酒鬼。
六张肖像照片最终被并排放置在一起。每张照片都生动地捕捉到了人物的特征:这是一张近距离的脸部特写,眼神锐利,嘴角上扬,显得自信满满,他是成功商人;这是一张侧脸照,光头锃亮,鼻子大而突出,目光锐利,嘴唇紧闭,背后是深沉的阴影,给人一种压抑感,他是刚刚出狱的囚犯;这是一张灿烂的笑容,朴实无华,给人一种温暖和安全感,他是英勇的救生员;他坐在沙发上,双手平放在膝盖上,目光直视镜头,画面中只有他占据了一半,另一半是空椅子,给人一种期待和不安的感觉,他是神秘的灵媒……
然而,这位拍摄对象实际上并非上述任何一种身份。这六个身份与他毫无关联。
他也不是演员,无法迅速进入设定的角色。
尽管如此,当摄影师们将他视为囚犯、救生员、渔民、成功商人、戒酒酒鬼和灵媒时,他们竟然成功地捕捉到了这些身份的特质,塑造出了六张截然不同的肖像。
这个实验旨在揭示,一旦一个人被设定为某种身份,他的行为和形象就可能反映出那个身份的特定特质。
偏见正是由此产生。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