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一位朋友的父亲不幸患上了腿疾,行走时疼痛不已,每日只能困在家中。往日里,他的父亲是个非常勤快的人,不仅将家中的琐事处理得井井有条,还负责接送孙子上下学,买菜做饭,真可谓家中的顶梁柱。
相较之下,他的母亲则显得轻松许多,退休后便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一天到晚除了打扫房间,就是看电视。旁人羡慕她的生活,认为这是享受。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她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快乐,常常抱怨“浑身难受”。
初始,子女们对此非常担忧,带着她去看病,却检查不出任何问题。她依旧每天抱怨身体不适,感到不自在,说生活毫无意义。朋友劝慰母亲:“你现在的生活多么美好,子女无需担忧,老头照顾你无微不至,没有压力,这是最好的生活,别再胡思乱想了。”
尽管母亲身体上并无大碍,但整日愁眉苦脸,无精打采,抱怨多了,子女们便不再重视。反正,这已成了生活的常态。
父亲生病后,母亲却像变了个人。她负责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照顾父亲,内外家务一肩挑,生怕耽误孩子工作,她独自去缴纳水电费、购买燃气,家中电路出现问题,她联系物业修理,等孙子周末回家,她还会准备丰盛的饭菜,吃完后又忙着刷锅洗碗。
朋友说,原本担心母亲会因此承受巨大压力,身体愈发不好,没想到,这一忙,母亲的精神状态比以前好了许多,脸色也红润了,皱纹似乎也淡了,整天乐呵呵地忙碌着。
朋友笑着说,以前看过一句话:“忙是治疗一切神经病的良药”,现在看来,这句话果然不假。以前闲着没事,整天烦恼,这痛那痒,现在忙起来了,反而顾不得烦恼。
02
想起几年前,我有一位大姐,将近四十岁时被调到了一个岗位。这个岗位每天只需晚上工作两个小时,白天一整天都不用上班,大家都羡慕她找到了一份好工作。用晚上看两集电视剧的时间就能拿到一份工资,白天可以享受一天的清闲,简直是太幸福了。
然而,不久后,大姐就找我倾诉。她说:“你天天写情感文章,懂得多,心思细,你开导开导我吧,我感觉我得了抑郁症了,要不就是更年期提前,烦死了。儿子不听话,老公也不体贴,这日子越过越没劲了。”说着说着,她的眼泪就掉了下来。
我一听她这样,赶紧询问事情的来龙去脉,做好了给她当心理咨询师好好劝慰一番的准备。哪知,她所说的一些问题简直到了可气又可笑的地步,比如为男人拌的豆腐不够均匀这事儿就可以争论一番,为儿子新买的日记本封皮是否美观,两人分辩不清,斗了嘴。于是她就会作上一番。这样作来作去,她竟然开始怀疑丈夫是否出轨了?每当如此,丈夫便骂她无理取闹。
听她一桩桩一件件气乎乎地讲着这些小事,我就笑了。她说:“你还笑,你说,我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了?为什么我看谁都不顺眼呢?”
我说:“很简单,就两个字。闲的!”她很期待的等着我下结论。
“不然你生个孩子吧,到时候你喂奶,洗尿布,一天到晚伺候孩子,就没功夫关心这些小事儿了,你的病自然就好了。”
她瞪我一眼:“还指望你给想个好办法开导开导,没想到出这么个主意!”不过,经过我的一番分析,她到是承认,正是因为白天一整天没事儿可干才造成了这种没有寄托,从而没事儿找事儿的现象。
我劝她找点喜欢的事儿做,比如健身,比如看书,比如参加一些活动,她同意了我的建议。又过了好长时间我在街上看到她,满面红光,风风火火的,说话连珠炮似的跟我聊。哪还有什么抑郁症、还是什么更年期啊!
我说:“看样子病都好了!”
她笑:“忙得脚打后脑勺,哪有功夫抑郁啊!哪哪都离不了我,一天到晚,连喘气的功夫都没有。”原来,她的弟弟开了一家店,请她做管理,她本来就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又舍得下力气,这下如鱼得水,把个店经营的风生水起。
“我算明白了,看来人太闲了就是不行,闲了就容易瞎想,瞎想就容易没事儿找事儿,没事儿找事儿就弄得周围的人都不舒服,周围的人不舒服自己还能舒服吗?”
看来,忙忙碌碌,才是充实的生活,而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存在感,这存在感,就是在忙碌中体现出来的。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