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礼貌吃亏之处
微小说 阳光心灵手 0 2025-01-15

为何失礼者常自食其果

为何失礼者常自食其果

01

记得在早年,我曾有幸参与一场国家级的行业研讨会。会议期间,有一幕至今仍历历在目:

晚宴时分,与会者被安排在不同的桌上就座。在B桌,一位来自D桌的年轻人,似乎并未注意到其他桌席间的礼貌规范,竟在领导致辞时,随意享用起菜肴。

B桌的一位同事见状,出于礼貌提醒道:“领导正发表讲话,其他桌还未动筷,能否稍等片刻?”

然而,那位年轻人却不以为然,辩解道:“我们都在认真听讲,何必拘泥于形式?等到大家发言完毕,菜也凉了。”

他的领导闻言,脸色顿时铁青,厉声喝止:“你这是懂礼貌吗?立即放下筷子!”随后向B桌同事道歉,示意其先行退下。

此事虽已过去多年,但那位年轻人的身影却始终未在后续的会议中出现。

后来,我从他单位的一位同事那里得知,自那之后,年轻人便被调至后勤岗位,并未得到领导的青睐。

同事补充道,年轻人虽然专业能力强,毕业于知名学府,性格也并无大碍,实在令人惋惜。

我想起那晚年轻人的表现,从起初的轻视,到后来的不满,再到最终的压抑与委屈。

在他眼中,或许“独占餐桌”并未被视为失礼,而“边吃边听”也不认为是冒犯。甚至,他认为被贴上“不懂礼貌”的标签,不过是某些人所谓的“虚荣”和“形式主义”。

正如那位年轻人,许多看似无礼之人,实则并非故意挑衅,他们只是“不知”或“不屑”,却在不经意间遭受了损失。

孔子有言:“礼者,敬人也。”礼节,并非繁文缛节,而是对他人最基本的尊重与敬意。

02

内心充满敬意,举止自然得体。

若一个人将“敬”作为行事准则,自然会举止庄重,进退有度。

即便未接受过专业的礼仪训练,其言行举止也往往无可挑剔。反之,则往往相反。

一位朋友曾讲述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他所在的一家知名汽车品牌4S店,曾有一位营销经理接待了一位潜在客户。

在长达一个月的沟通过程中,经理不仅邀请客户参与试驾活动,还详细介绍了汽车的各项性能,并为客户争取到了优惠。

然而,在约定购车的那天,客户却突然表示要再考虑一下,并离开了。

销售经理对此感到困惑,反思自己的言行,却未发现任何不妥之处。

直到另一位销售顾问提醒,大家才注意到一个小细节:客户那天佩戴的银色皮带与销售顾问的金色皮带款式相同。

经理恍然大悟,却仍觉得无法接受:“这位客户太过敏感。我在规范着装范围内,选择何种皮带是我的自由。”

然而,在社交礼仪中,得体远比美丽重要。

在工作之外,当然可以随心所欲;但在工作场合,保持自身的专业形象,是对他人和自己最基本的尊重。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