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年轻的时候,我的书写总是让人难以辨认,那种让人感觉“字迹如谜”的丑陋。
记得在初中时期,老师评选出了班里书写最为“狂野”的四个同学,并为他们颁发了“四大草书大王”的称号。我并没有入选,因为老师认为我的字已经超出了文字的范畴,即使是仓颉重生也无法评价,达到了“鬼斧神工”的境界。
同学们经常拿这件事取笑我,老师也多次劝我“改邪归正”。
然而,我的父亲对此最为愤怒,他坚信一个人的字迹可以体现其精神气质和生活态度。我认为这完全是无稽之谈,他只是因为自己能写一手好字,就产生了“英雄气短,烈士心长”的愤懑。
而我,却从未因我的字迹感到不适,更别提羞耻。甚至因为我的文笔还不错,作文经常被老师作为范文朗读,这让我在心中暗自得意:字写得不怎么样又怎样?你们还是无法超越。
这样的心态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
上大学后,我决定加入学校的文学社。入社考核包括现场笔试和面试,笔试要求在小时内写一篇约500字的短书评。
笔试结束后,轮到我面试时,我发现坐在中间的学姐脸色凝重,旁边的两个男生强忍着笑意。
我感到有些尴尬,但他们很快恢复了正常。面试结束后,我突然想起包遗忘在考场,回去拿包时,我听到学姐对旁边的学长开玩笑说:“他的字比你还要有艺术感呢!”这句话让我感到非常刺耳,我假装没听见,拿起包就往外走。
就在即将出门的时候,我忍不住又返回去。那时的我,还是一个敏感、任性的少年,保留着高中时期的“狂放不羁”,在他们的惊讶中,我拿回卷子,说了一句:“对不起,我不参加了。”
回家的路上,我反复思考这件事,最终得出结论:我的行为既幼稚又无礼,既丢了面子又失去了尊严。
而这次冲动的根源,正是我之前从未体验过的羞耻感。
以前,我一直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面对同学的玩笑、老师的调侃,甚至父母的责备,这种熟悉感将我内心的羞耻感掩盖和淡化。而我的文笔虽然不错,与我的潦草字迹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强烈的反差让我在叛逆时期感到满足和虚荣,让我长期沉溺于“以耻为荣”的怪圈中。
而现在,当我离开熟悉的环境,失去了潜意识中的自我蒙蔽,面对陌生人对我字迹的嘲笑,心底的羞耻感立刻显现出来。
从那以后,我开始有意识地练习书法,并在网上购买了大量的字帖。每当我想要偷懒或者觉得难以坚持时,我就会回想起那天的场景。那种无法言喻的羞耻感,即使经过漫长的时光,仍能一下子刺痛我敏感的神经,激励我继续坚持下去。
现在,我的字迹虽然仍然不出色,但已经算是中规中矩,至少别人再也不会露出皱眉的表情了。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