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总有那么几位看似不用心却总能名列前茅的同学,他们真的是天资聪颖,还是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努力?让我们跟随肖老师的故事,一探究竟。
记得小铁读初二时,有一天下午我和他妈妈外出,询问他是否同行,他却摇了摇头,独自留在家中。傍晚归家,他好奇地问我:“妈妈,你有没有觉得家里有什么不同?”我环顾四周,并未察觉出什么变化。他仍不死心,继续追问:“你再仔细看看。”经过一番观察,我发现家中几乎所有物品上,如柜子、书桌、房门、厨房、暖气、音响、书架等,都贴着用英文标注名称的小纸条。这些小纸条大小一致,窄长如手指,若不细看,还真不易发现。
他得意地笑了笑,原来这是他一下午的成果。
我对他表示了赞赏。
就这样,小铁对外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踏上了学习之路。那些贴在家中的小纸条,如同安徒生童话中的神奇手指,让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激励着他不断前行。
从小到大,总有人称赞小铁聪明。读中学时,他的老师曾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只要肖铁想学好哪一门功课,他总是能把它学好。”大学期间,同学们也认为他聪明,总能轻松应对学习。然而,小铁对聪明这一标签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每当别人夸赞他聪明时,他总是微微一笑,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他知道,聪明固然重要,但勤奋才是取得成绩的关键。
当别人夸赞小铁聪明时,我自然为他感到高兴。然而,我深知,他的成绩源于不懈的努力。
有一次,参加另一所学校的座谈会,一位同学好奇地问小铁为何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他回答道:“其实没有别的秘诀,就是勤奋。比如历史,高考前老师带领我们复习,我已经把书从头到尾背了三遍,甚至连图边上和注解的小字都不放过。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那天座谈会上,我坐在他身边,听到他的回答,心中无比欣慰。也许,只有我了解他是如何付出努力的。
回忆起小铁小学毕业时,我整理他的书桌抽屉,发现从四年级到六年级的作文草稿装满了一抽屉,每一篇都经过多次修改。为准备中学考试,他把所有要背的答案录在录音机里,每天晚上睡前都要反复听,哪怕只有一点点时间也不浪费。而他抄写别人文章、做笔记的本子更是不计其数,尽管有些本子只记了一半就被丢弃,但他依然愿意不断更换新本子,记录新的内容。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