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奶奶走后的第二天午后,她那唯一的女儿急匆匆地从遥远的东北地界赶了回来。她无论怎样阻拦也无法止住女儿的哭泣,泪水涟涟,悔恨自己未能赶在母亲最后时刻见到她,这一幕让在场的每个人都为之动容。
早在三个月前,刘奶奶就已疾病缠身,东北的子女将她召回,但女儿照料了一个月,母亲依旧没有明显好转,只是勉强维持着一口气。
鉴于工作原因,女儿不得不含泪离去,单位也多次催促。在离开前,兄弟们告诉她:“除非特殊情况,否则不必回来!”女儿当然知晓他们的意思,即在母亲去世后再告知她。临别前,她特地到母亲床前跪拜,泪水盈眶,一步一回头。
这一别,竟成永诀。事实上,她们心中都有所预料。
刘奶奶的女儿在东北成家时,我还在上初中。我记得当时我母亲和他人闲聊时提到刘奶奶的女儿,她自由恋爱,选择了一个东北的男人。尽管刘奶奶反对,但女儿坚决要跟那个人走。
我当时年少轻狂,便忍不住插话:“婚姻应该自由,恋爱也应自主,父母怎么可以干涉?”
母亲笑着对我说:“你个小孩子懂什么!”
“这么远嫁,一年能回来几次,这女儿岂不是白养了?”母亲在与他人交谈时,我心中隐隐觉得他们自私,为了女儿能长久陪在身边,甚至不惜牺牲女儿的爱情。
长大后,我在附近的小城工作、成家立业,每隔一两个周末就会带着孩子回家看望母亲。常常会看到刘奶奶坐在巷口,手里拿着针线忙碌着。
每次看到我,她都会高兴地说:“又回来了!真好,离家近就是方便!”
母亲告诉我,刘奶奶看到别人家的女儿回娘家时会羡慕不已,常常叹息。的确,她远嫁的女儿一年也难回来一次。
“想念得心痛,却又无能为力!”这是刘奶奶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或许,年轻的女儿并未意识到,远在他乡的母亲对她的思念有多么深切。
小区里住着一对年迈的夫妇,老奶奶健壮,而老爷爷却患有老年痴呆症。
他们来自农村,现在住着的楼房是女儿给买的。女儿嫁给了香港的伴侣,很少有机会回家探望。
女儿定期给父母汇款,为了让他们的生活更舒适,还在城里为他们买了楼房,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
了解他们情况的邻居都称赞他们命好,有这么孝顺的女儿。当然,老夫妇也很自豪,如果不是这个在香港的女儿,他们不可能过上这么舒适的生活。
老奶奶经常推着轮椅,带着老爷爷在小区里游玩,与老姐妹们聊天时,总有人提起是女儿买的楼房,有人说是女儿送的鞋子,还经常看到老姐妹们与女儿携手散步。
那些时刻,老奶奶总是带着羡慕的目光注视着她们的背影,久久不肯离去。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