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g alt="世界那么大,父母们也应一睹风采" title="世界那么大,父母们也应一睹风采" src="/uploads/allimg/20180711/2-16110Q14K35U.jpg" />
文/初小轨
01
当我们孩子长大离家,他们的人生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有一位邻居,她刚刚从喧嚣的北京飞往了她梦寐以求的大理,从她奋斗了四十多年的家,来到了她为自己规划的未来养老之地。
在接她回家的路上,一看到那湛蓝的天空,她的心情顿时变得愉悦,兴奋地问我:“小轨,你十一假期打算去哪里游玩呢?”
我回答:“哪儿也不去,就打算待在大理。”
她“哦”了一声,接着告诉我,她的儿子华子也决定留在马来西亚,他正在努力攒钱,争取今年内能带她和他爸爸去马来亚西游玩。
我惊讶地说:“姐,以你和大哥的经济条件,去环游世界也不是什么难事,何必让华子这么辛苦呢?”
她哈哈大笑,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华子7岁的时候,他的爸爸在地方银行担任小职员,而她在市里的小事业单位工作,他们相隔10公里,每周只能见一次面。
华子爸爸不在家的时候,她带着华子吃咸菜馒头,而华子爸爸回家时,她才会炒菜。
有一天,她看到瘦弱的儿子在狼吞虎咽地吃着馒头,突然鼻子一酸,便哭了出来。华子在一旁急得团团转,问她怎么了,她掩面哭泣,说:“妈妈难过,我们家穷得连馒头都吃不上。”
第二天,华子放学后高兴地把一大把零钱塞到她手里,说:“妈妈,快拿着去买馒头吧。”
她一惊,问儿子哪来的钱。
儿子开心地说:“我跟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收废品的地方,比妈妈平常卖给小区门口大爷的价格贵很多,我借了个三轮车,把家里的废品拉到那个地方去卖,多赚了一些钱。”
她说,当时华子的腿够不着三轮车的脚蹬子,所以他一路摇摇晃晃地扶着车把,硬是把三轮车推到了废品站。
十几年后,她成了标准的中产,有别墅、豪车,有做高管的老公,有在国外留学的儿子。
家风依然是想要孝顺,先自食其力养活好自己。
三个月前,我见过一次华子,当时他正在院子里敲敲打打,说要为爸妈做一个喝茶的木墩子。看到我来了,他礼貌地问候,中午在他家吃饭时,他在厨房里来回跑,上菜时让我坐着不动,自己却在厨房和饭桌之间忙碌。吃完饭后,他一个人蹲在家门口修理自行车,手上沾满了油污,额头上的汗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很多人小时候都经历过贫穷的童年。
有人长大后毫无怨气,一生努力都在希望让父母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人长大了不愿意回家,把自己的自卑和失败归咎于父母的贫穷。
有人因为贫穷,学会了如何尊重父母,如何表达爱;有人因为贫穷,一直沉溺于混吃等死、宣扬读书无用的悲哀。
孩子送出门,修行在个人。
02
他们无法跟上潮流,他们无法学会享受生活,
还要被他们培养的这一代人嘲笑。
前段时间回家,在机场排队安检。
看到一个老人背着个大包裹匆匆往前挤,不小心碰到了身后一个穿着讲究的年轻人。
年轻人立刻转身,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个老人,不屑地白了他一眼,掸了掸衬衫,大声说:“这位大爷,你是第一次坐飞机吗?挤什么挤?你以为是坐火车买了站票得抢座吗?”
老人脸红了一下,显然听明白了,但不会说普通话,只能用家乡话急忙解释并道歉。
年轻人显然听不懂,但一听这满口方言就“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周围不少不明就里的人也跟着笑了起来,老人尴尬地从队伍里默默退了出来。
我听出老人的临沂口音,于是叫他站在我前边,跟他聊了一会儿。
他说,这确实是他第一次坐飞机。
他的孙子刚考上了云南这边的一个大学,他的父母忙于做生意,没时间送孩子,所以只能他帮忙扛东西来送。
他之所以往前挤,是因为孙子嫌弃他穿得土,让他分两队站,为了离他远点儿,看到孙子先进去了,他害怕跟孙子走散了,所以不得不跟紧。
如果不是送孙子上大学,他可能这辈子都“不配”坐一次飞机。
这就是我们的父辈。
他们一生努力,即便用尽全力也只是养活了几个孩子,无法给儿女们带来显赫的财富。
到老了,他们稀里糊涂地被这个声色犬马的时代拉到了一个全新的时空。
在家只能靠在土坯墙上晒太阳,出门会背着让人嫌弃的大包袱,走到哪儿都害怕自己的不体面会给孩子丢脸,儿女宴客时不敢随意说话。
他们无法跟上潮流,他们无法学会享受生活,还要被他们培养的这一代人嘲笑。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