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恐惧症揭秘
微小说 阳光心灵者 0 2025-01-15

对成功的恐惧心理

对成功的恐惧心理

在孩提时期,我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闲暇时刻总是沉浸在书写毛笔字的世界里。我深知自己并非书写的天才,但只要能将每一笔每一划写得端正,便足以让我感到满足和快乐。

某日,我正在专注地练习书法,一位长辈路过,正好看到报纸上刊登了一些年幼书法家的作品。他指着报纸对我说:“瞧,这五岁孩子的字迹多么漂亮!”这句话瞬间让我感到沮丧,失去了继续练习的兴致。

这种教育方式在当代家长中并不少见。他们总是对孩子的行为指手画脚,期望孩子能够实现某种“成功”。然而,这种做法却剥夺了孩子玩耍的乐趣。孩子通过玩耍来认识自我,虽然书法可能无法练出成就,但从中获得的快乐、培养的耐心和提升的美感,都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宝贵品质。

我性格较为坚强,但这种教育方式留下的痛苦记忆却让我久久不能释怀。对于一些性格较为敏感的孩子来说,如果他们总是被暗示“你不够好,你还应该更好”,他们的性格可能会变得扭曲,总是自我否定,认为自己不如他人。这种消极的态度,在父母看来似乎是一种美德——谦虚。

有些人害怕成功,害怕美好事物的降临,甚至当目标即将实现时,他们却选择逃避。这往往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不够优秀,无法配得上成功。或许你也有这样的朋友,尽管他们智商或能力出众,却总是需要你的鼓励和赞扬才能维持自信。他们的自我肯定机制已经崩溃,不得不依赖他人的认可。这样,他们最终沦为“更优秀的人”的奴隶。

当然,现在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虽然内心觉得孩子不够出色,却会用一种看似鼓励的方式表达:“孩子,你真的很努力!暂时写得不好没关系,将来一定能成为书法家!你看,隔壁的××原来字也不好看,练了半年后,还开了个人作品展呢!”这种做法实际上摧毁了孩子玩耍的乐趣和自我认知的过程。

最有可能让人感到生活无意义的方法,就是从小逼迫孩子过上看似有意义的生活。

当好事降临,比如被顶尖大学录取、获得理想的工作、赚取丰厚的收入、赢得他人的追求、名声远扬……如果你的第一反应是:“我不够好,配不上这些”,那么,你应该立即启动第二反应:“我的第一反应是错误的,我足够努力,我为自己的努力感到高兴。”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