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来自辽宁阜新,父亲一直担任电厂运行员。2005年,大学毕业后,他本可以继承父业,在电力系统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然而,他内心深处渴望着开创自己的事业。
起初,他来到了苏州,在一家房地产公司担任业务推销员。适应期过后,他的业务进展迅速,很快在公司站稳了脚跟。但内心深处,他总觉得生活缺少了什么。
7个月后,他决定辞职,加入一所技术学校,成为一名代课教师。他充满热情,日以继夜地查阅资料,编写教材,很快找到了工作的乐趣。然而,出色的工作能力和高校毕业的背景却让他遭到了其他教师的排斥和威胁。
于是,8个月后,他再次辞职,来到了珠海,进入一家4S汽车店,开始销售汽车。如同卖房一样,他迅速取得了成功,甚至成为月销售冠军。但内心依然感到空虚。
2007年3月,他跳槽到一家国企采购部,几个月后,便成为了采购业务经理,生活看似步入正轨。然而,他心中依然有一种空虚感。他常常想,难道我的青春就是为了挣钱和消费吗?难道我就这样为钱度过一生吗?
这时,母亲告诉他一个消息:“华能在我们阜新新建了一个公司,正在招聘。”当时,他在珠海已经买了房,也即将结婚。一听到这个消息,他立刻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才知道招聘方是中国华能集团旗下的新能源公司,计划在阜新建立一个风能分公司。
作为电力专业毕业的他,深知不可再生能源消耗日益加剧,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加强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大力发展水电、风电等环保新型能源。他感觉这是一个全新的行业,这是一个对国家和人民都有益的职业,他心动了,仿佛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2009年,通过笔试和面试,他成功被录用,成为彰北风电场的第一批员工。彰北风电场位于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北五十公里,四周是茫茫黄沙,人迹罕至。这里风能资源丰富,一年有两场大风,一场持续半年。每天太阳一落山,四周一片漆黑,只有狂风相伴。
他来到沙漠,走进彰北风电场。他接到的第一项任务,是在一个月内完成第一台设备的调试工作。由于电场刚刚筹建,条件十分艰苦。一日三餐只有一桶炖菜和一桶馒头,而且还是用车从10多公里外的镇上拉过来的,等到吃饭时,饭菜已经凉透,但大家围在菜桶旁总是吃得津津有味。这里的冬天,寒气逼人,一到晚上,更是滴水成冰。他和同事一起,住在临时办公室里。床铺少,不够用,他就找来废纸箱,铺在桌子上睡觉。没有被子,他就一个人紧紧裹一件军大衣。没有暖气,晚上他还常被冻醒。尽管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但他的心是火热的。
2009年12月31日,彰北风电场第一台风机成功并网发电。此后,不知不觉,他在这个公司已经工作了4年。有一次,他爬机作业,身带一杯刚泡好的热茶,爬上70米高的风机,想拿出来喝时,发现杯子已被冻上,茶水也变成了冰疙瘩。就这样,寒冬酷暑,漫天黄沙,他和其他身穿蓝色工作服的年轻人一起,先后在164平方公里的沙漠上安装了267台风机。
如今,他的工作环境依然艰苦,只有沙漠中的两栋小办公楼可供居住。但他一直感到幸福快乐,因为他找到了一个愿意为之奋斗终身的工作。
他叫王磊,一个普通的80后。他一路追寻梦想,从一个城市迁徙到另一个城市,从事过五份不同的工作,最终找到了人生的价值。面对记者的采访,他总是自豪地说:“我们是第一代风电人。我们在探索绿色新能源,从事的是奉献社会的工作。虽然辛苦,但值得,有意义!我对未来充满信心,工作充满激情。”
有价值的生活才能激发出激情。确实,只有将个人的成长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才能活出充满激情的生活,找到青春的方向。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