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g alt="你明明很努力,为什么还焦虑?" title="你明明很努力,为什么还焦虑?" src="/uploads/allimg/20180711/2-160P9104I0130.jpg" />
为何尽管努力,内心仍充满焦虑?
在浏览社交平台时,你是否时常感觉自己像个失败者?夏姑娘的新书发行,刘先生的文章被知名公众号推荐,杜公子紧跟热点,又一篇热门文章诞生。作者群中,众人寻求互相推广,别人的读者数量甚至超过了自己的总数。而那些真正的大神,即使半个月不更新,赞赏也能轻松破万。
“如何提升自己?”“哪些书籍值得一读?”“如何少走弯路?”各种生活经验和人生感悟层出不穷,就连观看一部电视剧,别人也能总结出几个道理。海外留学生的经验分享,中年人的励志文章,基层领导的管理心得,都在鼓励我们不知疲倦地超越自己,追求更好的生活,仿佛只要多努力一点,就能实现“升职加薪,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梦想。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无法像他人文章中描述的那样高效地生活。眼高手低,导致的结果往往是焦虑。
我明白早睡早起对身体有益,但就是晚上不想睡,早上不想起。我知道少吃多餐、常运动能保持身材,但就是管不住嘴,迈不开腿。
焦虑,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无法避免的心理体验。告别无知,面对真相,发现世界如此庞大而复杂,是每个人成长必经的痛苦阶段。
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一书中提到,焦虑的本质是一种担忧,担忧我们无法与社会设定的成功典范保持一致,担忧我们失去身份和地位,被夺去尊严和尊重。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的公式表明,自尊等于实际的成就与对自己期待的对比值。也就是说,我们对自己的期待越高,感受到羞辱的可能性就越大。
卢梭也有类似的观点,财富并不在于占有多少,而在于拥有多少我们渴望得到的东西。要提升自尊,我们只有两种策略:或取得更多成就,或降低对自己的期望。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只需动动手指,就能通过身边的人看到更大的世界。这些人,以及更多我们并不熟悉的人,在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并存,他们的生活都如此透明。一个人活得越精彩,就越容易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别人的成就非凡,生活丰富多彩。
面对更大的世界,对自己的现状或生活不满、不甘心,我们通常有两种选择。
第一,接纳现状,迎接挑战,追求那个梦想中更优秀的自己。一个人因为好奇心和好胜心,往往能更平和地面对成功与失败,挖掘更多未被发现的机遇和宝藏,越努力,越自信。
第二,躲藏压抑,嫉妒疏离,停留在次级情绪的感受阶段,在恐惧之下做出反抗,随时随地都要和别人一争高低。一个人因为别人的“成功”而导致痛苦,就没有足够的安全感和意志力,越努力,越焦虑。
显然,我们应该避免让自己活在别人的眼中,不要轻易被他人的敌意或忽视伤害。我们要把宝贵的精力和时间集中起来,去控制可控的要素,这样不仅焦虑感得以缓解,努力的价值也会更加凸显。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