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每个年龄的安宁
微小说 智慧之光 0 2025-01-15
在唐代,有一位名叫惟俨的和尚,他居住在澧州(现今湖南澧县)的药山,被世人尊称为“药山惟俨”。这位高僧以其独特的禅宗智慧,擅长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启迪弟子们的智慧。 有一回,惟俨和尚指向林中的一棵枯树,向他的弟子道悟和云岩提问:“你们认为,是枯萎的状态更佳,还是生机勃勃的状态更佳?”道悟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生机勃勃的状态更好。”然而,惟俨和尚却坚决地否定了这个观点:“繁华终将归于虚无。”这一回答似乎已经明确了答案,因此云岩随即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枯萎的状态更佳”。但惟俨和尚同样指出这是错误的:“枯萎也将成为过去。” 这时,一位名叫高沙弥的年轻僧人路过,惟俨和尚再次以同样的问题询问他。机智的高沙弥回答得非常中肯:“让枯萎的枯萎,让生机勃勃的生机勃勃。”惟俨和尚对此表示赞同,并称赞道:“高沙弥说得对,世间万物应当顺应自然,不偏执,不强求,这才是禅的真谛。” 实际上,惟俨和尚提问的目的并非要求弟子们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希望他们明白,世间没有永恒的事物,无论是繁荣还是枯萎,都如同瞬息即逝的云烟,终究会消逝。正如沈从文先生在《烛虚》一文中所言:“自然既宏大又残酷,战胜一切,孕育万物。无论是蝼蚁还是巨匠,都在它的怀抱中,与尘世共存。” 进一步来说,繁荣与枯萎只是事物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繁荣之后是枯萎,枯萎之后又孕育出新的繁荣,并无绝对的优劣之分。它们的独特魅力,取决于我们如何去欣赏。以月亮为例,它总有阴晴圆缺,不能说满月就一定比残月更美。一弯新月或一钩残月,同样充满了诗意和画意。“杨柳岸,晓风残月”,不也是流传千古的佳句吗?正是因为有了变化,有了圆缺,我们才能看到生命的完整形态,从而更加珍视人生。 因此,惟俨和尚的教诲是如此深刻:世间万物都有其发展的规律,不偏执,不强求,顺应自然,才是明智的选择。如果一味追求“繁荣”,那么当繁荣变为枯萎时,难免会产生“黛玉葬花”的哀愁,徒增烦恼。 无论外界环境、形态、条件如何变化,无论是繁荣还是枯萎,无论是年轻还是年老……我们都应该安然自得地接受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和每一种状态……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