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翠翠生香
我性格直爽,不擅长拐弯抹角。记得单位新来了一个女孩,大家纷纷称赞她美貌端庄。说实话,我觉得她长相平平,直言不讳的性格让我有些尴尬,想说夸奖的话却难以启齿,只能附和着说:“确实挺漂亮的。”
在给文友提建议时,我也是先说说优点,再说说缺点。但别人都觉得我说得不错,相比之下,我就显得不会说话了。
有一次,我在一个写作群里向一位资深编辑请教问题。他直言不讳地说:“你在吃别人剩下的馒头!”让我把文章贴上来。
我愣住了,犹豫了几秒钟,那位编辑就在群里说:“你别不识抬举!”
那一刻,我仿佛听到心脏嘭的一声,自信瞬间破碎。
后来,听说那位编辑其实一本书也没写过,只是当了几年编辑而已。我就释然了。在生活中,受到一些伤害是难免的,关键是要学会用别人的狂妄来提醒自己。
我们可以接受批评,但必须是善意的。
我们喜欢听实话,但必须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
一个高情商的人,一定懂得如何说话,而一个能说得体、让人舒适的说话者,会立刻赢得大家的喜爱,展现自己的高情商。
最近,演员王凯因在《伪装者》中的表现入围某奖项,引发了热议。看过这部剧的朋友们都知道,王凯和胡歌的戏份一目了然,还有因这部剧大火的靳东。
胡歌所在的唐人影视发表了一份声明: “关于近期某颁奖礼中的一个奖项引发的纷扰,为避免不实信息的传播,我们声明如下:首先,我们尊重主办方的安排,从未因角色定位有任何不满,更不可能对此表达任何意见。任何颁奖礼所设的奖项,意义是给予行业辛勤付出的主创鼓励和掌声,应该是积极正面的。一直以来,胡歌先生专注于把角色演好,珍惜与优秀团队的每一次合作机会。《伪装者》取得的口碑和掌声,是全剧组共同努力的结果,希望外界珍惜业内难得的情谊,不要进行不实的报道和放大事件。”
这篇声明很有分寸地强调了《伪装者》取得的成绩是全剧组共同努力的结果,立刻堵住了想借此事炒作的人。
几年前,我曾教过几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写作。我建立了一个群,让她们把写好的文章发上来,我简要地提一些意见。
小灵是个活泼的女孩,热爱写作,一心想出版自己的小说。每次点评别人的作品,她总是直言不讳。比如,巧儿写过一篇关于青海湖的游记,还没等我发表意见,小灵就说:“开篇太啰嗦了,都几百字了还没写到青海湖。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谁会喜欢看这种文章啊。”十几岁的孩子,自尊心极强,尽管我尽量安抚,巧儿仍然感到不舒服。
有一次,我们一起交流写作心得。丽丽穿了一条小立领的连衣裙,小灵就说:“小立领现在不流行了。”丽丽的脸立刻红了,整个下午都显得尴尬。
我忍不住委婉地劝小灵,说话可以委婉一点。
“为什么啊,我实话实说啊!”小灵白了我一眼,我才不会那么虚伪呢。
我被她抢白得无言以对。
很多人都说自己喜欢实话实说,没有心机。固然,这是一种好的品质。但有些实话实说,其实是刻薄!用平等、舒缓、委婉的口吻说出自己的实话,岂不是更好?
去年,小灵大学毕业,央求我给她介绍工作。我转发了一条关于本地一家报纸招聘编辑和记者的信息给她。由于平时写作的关系,我和本地的一些编辑都认识,所以过了几个月,我去领稿费时打听小灵,得知她已经辞职了。
“辞职了?我很惊讶,进入报业集团不容易,过了聘用期就可以转正了。”
S编辑笑了笑说:“这孩子,太个性了。”
原来,小灵恃才傲物,在编前会上,主编建议她去采访一个家境贫困,母亲重病在床,自己却坚持学习直至考上大学的孩子,她却当众反驳即将退休的主编,说这种苦情题材读者不爱看。
同事写了稿子,礼貌地请小灵帮忙把关,她总是尖锐地发表意见,说写得太烂了。
渐渐地,有了好的新闻线索,谁也不愿意告诉她,就连主编也怕了这个年轻人,她的各项考核分数不断下降,自己趴在办公桌上哭了一场,最后辞职了。
我其实很喜欢真性情的人,在喧嚣的都市里,能结交一个愿意说实话的朋友,是极为难得的。但是,说实话不代表把脑子丢在太平洋里,用尖刻的言辞伤害别人,不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着想,用所谓的“一针见血”去表达自己刻薄的“真性情”。
把话说得让人舒服,是一种礼貌,更是一种情商。
宝兰一直抱怨,我凭什么总是迁就别人呢?谁迁就我啊?
她带着这种想法,面对婆婆为自己买的式样陈旧的连衣裙,连连皱眉,并认真地对婆婆说:“您以后就别操心了,现在谁还穿这种裙子啊,多老土啊!这年头啊,是个看脸的社会,所以,千万不能花冤枉钱还买不到好东西。不过,您在乡下过了一辈子,这事儿也不能怨您……”
婆婆颜面尽失,当下不高兴地说:“我是乡下人,那我儿子更是乡下人了,你不就是乡下人的儿媳妇吗?”
婆媳二人唇枪舌剑,你来我往,火药味浓到一点就炸。后来,还是宝兰的丈夫从中调解,第二天就把老妈送回乡下,才算暂时缓解了婆媳矛盾。
我问宝兰,为什么非要搞得剑拔弩张?婆婆送的东西,不喜欢可以放着,她说的话不中听,可以当一阵风刮过,何必当面顶撞,老人怎么受得了?
“忍不住啊!”宝兰耸了耸肩。
《红楼梦》中有一回写的是贾母给宝钗过生日,她问宝钗平日喜欢吃些什么,又爱看什么戏。宝钗自然知道贾母爱吃甜食,爱看热闹的戏,于是,依着贾母的喜好说了一遍,又点了一出《西游记》。
多么贴心的举动?也许有人会说,虚伪!
是,在风烛残年的长辈面前,就算是虚伪一点,讨她的欢心,让她高高兴兴地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怎能不说是一种孝心?
假设贾母喜欢甜食,宝钗却偏说,那些有什么意思?不好吃!我喜欢辣的吃食,喜欢《西厢记》,这让长辈情何以堪?
良言一句三冬暖,就算是朋友圈的点赞,也不必苛责和嘲笑对方:不成功的一次手擀面,很普通的一盆花,不像样的一幅字画……也许你的水平比他们高出许多,不屑于晒朋友圈,可是,在琐碎生活之中仍然能坚持一些爱好调节生活的朋友们,仅仅凭这份情趣,还不值得赞扬吗?
所以,亲爱的朋友,咽下那些直冲脑门的话,深呼吸,换一种方式,诚恳、朴实、素淡,说出的话让人舒服,让自己也留有余地,岂不更好?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