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来称呼她为“小七”吧。
初遇小七是在一家素雅的餐厅,她轻轻翻阅着菜单,随后将目光转向我,轻声说道:“你点菜吧,我只想要一份清炒菜心。”
我为了展现一番豪爽,迅速在菜单上划了几笔,猪肉、鸡肉、兔肉、鱼肉,无一遗漏。
她微笑着提醒:“不用点这么多,我是不吃肉的。”
我好奇地问:“你是回族吗?”
她摇头回答:“不是的。”
我又问:“那你为什么不吃肉呢?是为了减肥吗?”
她举起细长的手臂,在我面前轻轻摇晃:“你看我还需要减肥吗?”
我尴尬地笑了笑,她的确很瘦,高挑的身材,纤细的手指,白皙的皮肤,骨节分明。
她继续说道:“我最近在尝试素食,所以吃肉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我好奇地追问:“你为什么会选择素食呢?”
她回答:“说不清楚,就是想尝试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素食会改变一个人很多,包括性格,包括信仰。”
我感到有些惭愧,一方面因为我是个无肉不欢的人,另一方面,她的言辞让我有些迷茫。尽管如此,我们之间的交流并未受到影响,因为我们共同热爱民谣音乐。
我和小七是在一个同城的音乐群相识,她的昵称是“海岛之歌”,我的昵称是“风中的琴音”。我们无需过多的寒暄,便从李志和老狼聊到了莱昂纳德·科恩和鲍勃·迪伦,话题不断,常常聊到深夜。
她说:“我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能够和一个有说不完话的人聊天。”
我回应道:“我也是。”
在那之后的半个月里,我们开始了频繁的交流,发信息、打电话,每天晚上都要聊到深夜,话题源源不断,仿佛永远都聊不完。那时她正在学习吉他,经常在电话里为我弹奏。我开玩笑说要去学键盘,然后我们可以组成一个乐队。她说:“好啊,不学键盘的就是小狗。”
那些夜晚如同稠密的糖水,似乎有一种名为“爱情”的东西在悄然滋长,但我们却默契地没有提出见面,甚至没有提出要看对方的照片,我们小心翼翼地等待着。
她告诉我,她大学毕业后在乡村小学支教了一年,那里没有网络,去镇上的网吧要走上几十里的山路;手机信号勉强可用,上网需要爬到山顶,打开网页平均需要五分钟。她的消遣就是带着一本书爬上山顶,听着手机里的民谣,一边看书一边刷网,看着太阳落下。
她说:“我最常听的一首歌是李志的《梵高先生》:我们生来就是孤独,我们生来就是孤单。我至少听了1000遍。”
我问她:“你在那里悟出了什么吗?”
她回答:“可能有吧,也可能什么都没有,那只是一段自我放逐的时光,我的间隔年。”
我想象着那时的场景,觉得无比美好。于是,当我出差经过那个村庄所在的县城时,我竟然冲动地想要去她曾经待过的地方。这个念头一旦萌生,便再也收不住。
我坐汽车到达镇上,然后租了一辆摩托车,颠簸的乡村公路差点让我吐出来。到达时已是下午,村庄贫瘠得可以一眼望到那座山头,我费力地爬了上去,然后给她打电话。
我说:“你猜我现在在哪里?”
她回答:“我不知道,难道你跑到我公司来了?”
我说:“不是,我在一个荒凉的山坡顶上,对面是连绵的群山,再过两个小时,就能看见夕阳。”
她的声音颤抖着:“难道你去了……?”
不等她说完,我直接回答:“是的。”
她突然沉默了,我能听到她的呼吸,和我的呼吸频率相同。
我说:“我们见面吧。”
她说:“好。”
我想,那一刻,我应该是喜欢她的。
如果所有的爱情故事都如此美好地持续下去,我们所经历的也就不能称之为人生。
见面的第一刻,我意识到,我可能并不喜欢她。
她并非不漂亮,反而是一种耐看的气质,但那种眼缘却让我感到一种无法言喻的隔阂。那年我27岁,开始一段恋爱时不得不考虑婚姻的问题,我想她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女朋友,但不会是我的伴侣。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