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回到家乡,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那些日益茂盛的林子。站在故乡的街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绿意盎然的气息,心中不禁涌现出两个疑问:这些树木为何能变得如此浓密?这片森林又是如何自发成长的呢?
答案其实十分简单:它们从未受到干扰。
然而,这并非我小时候的记忆。那时的村庄,树木稀疏,鸟鸣声稀少,只有偶尔可见的麻雀和南飞的燕子,在寂静的夜晚里相互慰藉,用声音驱散孤独。当然,也有一些古老的树桩,但它们都已被砍伐,被用来建造新房或作为梁木,甚至烧柴。
那时的村子,人丁兴旺,生活充满活力。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村子开始走向衰落。
20世纪90年代初,村子里的人们开始外流,这股潮流始于三个方向:一是求学潮,许多年轻人考上大学后留在城市工作;二是经商潮,他们外出做生意,追求更好的生活;三是打工潮,那些没有太多资金和文化的人,凭借着体力去城市打工。
人们纷纷离开家乡,追求城市的生活,心中对故乡的眷恋逐渐消散。
随着人们的离去,村子变得空荡荡的。1994年,我高中毕业时,村里的人口有二三百人。而现在,即使是为了红白喜事召集所有常住人口,也难以凑齐三桌,人口减少了近十倍。人少,田地荒芜,杂草丛生,生机勃勃。
短短20年间,村子的树木变得更加茂密,草地也更加繁茂,绿色覆盖了大地,充满了生机。
一位懂林业的朋友告诉我:“保护森林其实很简单。它不需要人们刻意保护,自有其生长规律。人类对森林最好的保护,就是不去打扰它。”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许多父母担心孩子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以至于输掉了未来的幸福,于是不断地给孩子设定各种规则,限制他们的自由。实际上,每一次的指令都是一种干扰,每一次的干扰都在限制孩子正常成长的空间。
植物和自然都不希望受到人类的干扰,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成长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渴望有一个不被打扰的空间,这是最大的保护,也是最好的爱。
这种无声的爱,不仅适用于孩子,也适用于所有人,乃至整个世界。有时候,不出现,不打扰,给对方留足空间,才是最真挚的爱。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