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初涉职场的那段时光,我被分配到了地处偏远的漫川邮政所,在那里,我结识了邮政老王。他年约四十,面容略显沧桑,留着一把胡子。所长曾这样介绍他:“这位是老王,以后他会带你。”邮政所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新来的职员要选一位老职员作为师傅,学习工作经验。
起初,我对这位看似粗犷的老王并不感冒,甚至有些排斥。然而,老王却总是笑眯眯的,看不出对我的不满有任何反应。
随着工作的深入,我时常跟随老王骑自行车穿梭在乡间小道,送信给村民。他的自行车破旧不堪,一路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引来不少村民的目光。但老王似乎并未察觉到这些,他一路上热情地指着各个方向,介绍着村民的名字和家庭情况。他甚至能清楚地描述出每一条路上是否有泥塘,是否有凶猛的狗。所长曾说过,老王是这片辖区的一张活地图,只要有问题,问他就对了。
老王的敬业精神让我深感敬佩。有一次,我在晚上还有一封信未送达,因为信封上的字迹模糊不清。我随手将信扔在桌上,自言自语道:“这地址看不清,不知道该往哪儿送。”老王回来后,看到信,问我:“这是谁的信?”
我告诉他:“字迹太潦草,看不清地址。”
老王接过信,看了一眼,便自信地说:“这是洪垣村张老汉的儿子石根的。他最近在矿上受了点伤,张老汉很担心,收到儿子的平安信,他一定会安心。”
说完,他拿起信,骑上自行车,消失在夜幕中。看着他的背影,我心中涌起一股愧疚。
年终评优时,大家都把票投给了老王,但老王却推辞了,他说:“给小于吧,小伙子大学毕业,从城里到我们乡下,不容易。”
我听了这话,满脸通红,汗如雨下,不好意思接受这个荣誉。与所里的同事们相比,与老王相比,我总是觉得自己还没完全摆脱城里人的傲气。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和老王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友。有时我想,能遇到这样一位师傅,真是我的幸运。然而,半年后,老王却离开了。
那是一个大雨倾盆的日子,镇长急需给两岔村的一个村民打电话,但电话始终无法打通。镇长焦急万分,镇上的干部都已派出去,没有其他人知道那个地方。于是,他想到了老王,写下了一封信,来到邮局,交给他说:“老王,情况紧急,关系人命。我守着电话,离不开,请你走一趟,怎么样?”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