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侗族人民拥有着独特的成长仪式。这个仪式要求孩子们在五岁、十岁、十五岁这三个重要的人生阶段,都要经历一场“滚烂泥巴”的考验。
侗族人民相信,孩子从母亲那里学会善良,从父亲那里学会勤劳,从祖父那里学会耐性。五岁时,孩子们便开始脱离母亲的怀抱,跟随父亲学习劳动。母亲将孩子带到田边,由父亲在田坎那边迎接;到了十岁,父亲则将孩子带到田边,由祖父在田坎那边迎接(如果没有祖父,则由寨子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代替)。这象征着孩子们已经初步养成了劳动的习惯,接下来要向祖父学习,锻炼意志,培养耐性。
当孩子们长到十五岁,他们将独自一人面对田边,对面田坎上没有人迎接。这时,意味着他们已经长大成人,需要自己去体会人间的艰辛。
有人可能会问,侗族人民是不是在虐待自己的孩子?其实不然。有句话说:“靠吃别人的饭过日子,就会饿一辈子。”现实生活中,一些年轻人依赖父母,工作依赖单位,遇到挫折便一蹶不振。而侗族的孩子,在母亲呵护、父亲教导、祖父启示之后,只能自己来滚这身烂泥巴,对面田坎上没有人接。
成为侗族的孩子是幸福的。他们从小就学会了独立,勇于独自面对人生。这种勇敢面对困难、独立成长的精神,是现代初涉人世者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