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精通英语,拥有驾照,擅长财务,对电脑操作也得心应手。她是中国家政行业的佼佼者,被誉为“家政达人”。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中式家庭管家。
初入家政行业的青涩少女
1998年,高考失利的河南姑娘张晓霞,因为家境困难,在当地妇联的组织下来到了北京,开始了她的保姆生涯。“那时候什么都不会,又是第一次来到大城市,心里很忐忑。”张晓霞回忆道。
她的第一个雇主是一个五口之家。年轻的夫妇对这位新来的保姆十分关心,但家里的老人却对她挑剔。一天晚上,张晓霞不小心忘了洗奶瓶,孩子的父亲对她宽容地说:“她刚做保姆,我们别对她太苛刻。”这让张晓霞感激不已,也让她深感惭愧,于是她在大家入睡后,悄悄地起床洗了奶瓶。
由于缺乏照顾小孩的经验,张晓霞在工作中遇到了不少困难。有一次,两岁多的孩子不慎撞到柜角,头上鼓起了大包。晚上看到孩子,张晓霞的父母心疼不已,但都没有说话,还叮嘱她如果老人问起,就说是他们带孩子时磕到的。怀着感激和惭愧,张晓霞更加小心翼翼地照顾孩子,“一定要用我对孩子的爱,来回报他们的宽容。”
“我遇到的前三个人家都非常好,让我坚定了走下去的信心。”张晓霞说。第三个人家有一个10岁的女儿,名叫婷婷。这对夫妻都做生意,对张晓霞的要求就是多陪孩子。
很快,张晓霞发现婷婷有着与众不同的才华,她的成绩很差,但动手能力很强,家务事做得相当麻利。婷婷也非常善良,亲切地称呼张晓霞为“霞姐姐”,形影不离地跟着她。一次,婷婷的同学来家里玩,想看看这位传说中的“霞姐姐”,张晓霞和她们一起玩游戏,让婷婷的同学们对她的评价发生了改变。
张晓霞还向婷婷的同学们了解她在学校的情况,发现婷婷因为个高,被老师安排在最后一排,上课时爱说话,有时还会影响到其他同学。张晓霞提醒她注意这些,还去学校与老师沟通。
瑞典“魔鬼训练”磨砺技艺
由于工作出色,2001年张晓霞被聘为北京三八服务中心培训部门的管理人员,暂时告别了保姆的工作。这份工作让她经常面对服务员与雇主间的纠纷,而这些矛盾也提醒她:不同的雇主有不同的需求。她开始阅读家政方面的书籍,希望提升自己的技能。
随着经验的积累,张晓霞也有了长期发展的想法。她给自己设定了目标——成为一名家政主管。下班后,她便在各种培训班之间穿梭。
一天,公司领导找到她,说有一个瑞典家庭在找保姆,要求是高中毕业,29岁以下,有孩子。公司找了很多人都不合适,问张晓霞愿不愿意试试。张晓霞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并顺利通过了面试。她带着兴奋和一丝忐忑,踏上了前往瑞典的飞机。
“一下飞机,我抬头一看,那里的天好蓝。”然而,接下来的生活并不轻松。这个家有三千平米,男女主人都很优秀,是大公司的总裁,女主人还经常去哈佛进修。女主人是个完美主义者,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对张晓霞的要求更是严格。她告诉张晓霞,地板的要求是穿一天白袜子,袜底不能有黑点;衣服要用40℃的水洗,半烘干;毛巾要用60℃的水洗,全烘干……张晓霞随身带着小笔记本和笔,把他们的要求一一记下。
最头疼的还是沟通问题,男主人说瑞典语,女主人说英语。幸好女主人懂一点中文,张晓霞就靠着这点中文和英文词典与她交流。
偌大一个房子,两个孩子,张晓霞的工作强度可想而知。雇主不仅要求家里整洁,还要求按时按量完成任务。她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活儿还是干不完。一天晚上,大家都睡下了,张晓霞起来熨衣服,男主人看到了,强迫她立刻去睡觉,并为她关了房间的灯。第二天,他告诉张晓霞,工作要讲效率,要先花时间考虑如何用最短的时间做最多的工作。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