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衡的天平与正义的追寻
人生故事 智慧阳光 0 2025-01-15
心灵的天平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有一杆天平,它的指针总是偏向一端,那便是我们内心深处对于得失的衡量。这杆天平,最为失衡的时刻,往往是我们在评价自己与他人交往时。 曾有一个农民,他的话语如同智慧之光,照亮了很多人的人生。他说:“我们常常觉得自己在与人交往中吃了亏,但实际上,旁人看来,我们彼此得失相当,你既没吃亏也没占便宜。如果你觉得自己不亏不赚,那么旁人看来,你一定占便宜了;如果你觉得自己占便宜了,而对方没有跳起来,那么要么对方很伟大,要么你很伟大!” 海尔集团的创始人张瑞敏,曾提出了著名的“鸵鸟理论”。他认为,人们在评价自己的能力和贡献时,总是觉得自己是鸵鸟,别人是鸡。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了真正的鸵鸟,他才发现,原来这只鸡比自己大一点。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曾注意到,当你观察熟悉的两个同事,你确认他们水平差不多,你可以了解一下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他们大抵都会认为自己能力更强一些。除非其中一个确实比别人差得很多,否则他是不会觉得自己差一点的。 在社会学中,有一个“归因理论”,是说一个人常常把自己的成功归为自己的努力,常常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运气不好。这个理论和“鸵鸟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与他人相处时,在评价个人得失时,我们应在个人天平上的所得端再加上一块砝码,而在所失端减去一块砝码。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更加从容地面对得失,更加理智地看待自己与他人。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