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洪泽县的大财主袁伯松踏上了前往广东的旅程,采购海鲜。货物采购完毕后,袁伯松安排下人先行返回,自己则留下来尽情享受当地的繁华。
一日,袁伯松在热闹的市集中偶遇了一位卖猴子的摊贩。广东沿海地区,燕窝多产于海岛上的悬崖峭壁,采摘难度极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地养猴人训练猴子攀爬峭壁,采摘燕窝。这些猴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已经能听从指令。
摊贩展示着几只猴子,它们头戴碗具,一动不动,显得非常守规矩。袁伯松静静观察,发现其中一只小猴子在卖猴人背对时偷偷放下碗,大口喘气。当卖猴人转身时,小猴又迅速恢复原状。
袁伯松对这只小猴产生了兴趣,最终以低价将其购得。他打算看看这只小猴是否能够学会采摘燕窝。经过三天的训练,小猴终于掌握了技巧。
袁伯松带着小猴来到悬崖边,交代几句后,拿出一只燕窝展示,并拍了拍小猴的头。小猴却站在原地,抓耳挠腮,似乎不明白袁伯松的意思。
袁伯松突然笑了,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布袋,装满果饵,挂在小猴脖子上。小猴顿时活泼起来,蹦蹦跳跳地走向悬崖。
原来,猴子采摘燕窝一般需要三至五天,途中没有食物。养猴人为了让猴子在采摘过程中保持体力,会为它们配备布袋,并暗示它们在食用一半后返回。否则,即使采摘到燕窝,也可能在返回途中因饥饿而受伤。
三天后,袁伯松的猴子带回了一整袋燕窝。原来,小猴在采摘过程中,将果饵藏于岩缝或石头底下,等袋中装满燕窝后再返回寻找果饵,既省去了背负之苦,又多采摘了燕窝。
袁伯松给这只猴子取名为“袁二”,寓意其聪明伶俐。后来,袁伯松的妾室绮云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袁伯松为其取名“袁三”。绮云因重新得宠,无暇照顾袁三,便将照顾他的重任交给了袁二。
一天,袁伯松和绮云外出看戏,回来晚了。袁三在家饿得哭闹,袁二为了让他安静下来,便给他洗澡。然而,袁三却因被烫伤而夭折。
袁伯松对袁二并未过多责罚,只是叹了口气,表示他毕竟只是一只猴子。后来,袁伯松在广东遭遇劫匪,正当危机四伏之际,一只黑影从丛林中跃出,与劫匪展开搏斗,最终救了袁伯松一命。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